第(1/3)頁 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圣智昭靈統(tǒng)三元證應(yīng)玉虛總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神圣無比的嘉靖神仙帶著和善的微笑,平靜注視著看不大清的跟前十二道身影。 而群鬼顯身之后,并未理會嘉靖神仙的問話。 及此。 朱厚熜稍微沉默了片刻。 畢竟是第一次見到同道中人,情緒多少有些把控不住的興奮。 嘉靖興許是覺得自己剛才‘什么鬼’這話說的過于尖銳了些,再就是自己的自我介紹有些不夠清楚,不夠精準(zhǔn),或者說逼格不大高。 畢竟在修仙這一行,那也是分山頭的,你要沒有山頭,那就是散修,除了少數(shù)幾個姓韓的姓王的之類帶buff光環(huán)外,沒人瞧得起。 故而嘉靖神仙又是笑著張口。 “吾乃元始天尊座下,紫微星帝朱厚熜是也。” “不知諸位道友來自何方,可否坐下一敘。” 心想自己都把元始天尊搬出來了,這山頭總夠大了吧,難不成你們連元始天尊的面子都不給?還想不想在修仙界混了?! 而在嘉靖的左右兩側(cè),霜眉和獅貓則是都瞬間炸了毛,朝著這些「鬼」哈氣‘呼’了起來,它兩感受到一股逼近的煞氣。 “霜眉,獅貓,來者乃是吾友,不可慢待貴客。” 嘉靖眉頭一皺,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修仙者,過去都是在道書里看的,當(dāng)書本照進(jìn)現(xiàn)實(shí),自然要盡到地主之誼。 “諸位道友…” 不等朱厚熜把這話講完。 他那近視三百多度的雙眼,只望見有著六位模糊身影朝自己快步而來,心想自己這善意釋放的還算可以了,往后修仙總算是不再孤獨(dú)了。 ‘邦’。 正當(dāng)嘉靖準(zhǔn)備起身笑迎之時,感覺一樣長物朝著自己腦門砸下,身形似鶴的他根本來不及躲開,接著腦袋就感覺一陣轟鳴。 剎那間,兩只貓都尖叫了起來,分左右逃竄。 而嘉靖神仙,則是頃刻間被埋了。 同時還有著幾句因?yàn)檎Z速太快,聽起來有些模糊的聲音響起。 “讓你改!讓伱手賤!” “竟然敢挖我的墳!一屁股壓死你!” “………………” 閣門旁,六人站著。 老朱、阿標(biāo),三個朱瞻基望著正在埋頭苦干的朱棣和朱高熾們,不由別過了頭,不忍直視。 “你們揍朱祁鎮(zhèn)的時候,可比這血腥多了。” 季伯鷹平靜望著被圍毆的嘉靖神仙,相比起朱祁鎮(zhèn),嘉靖這頓打顯然要弱爆了。 只是嘉靖這莫名友善的態(tài)度,讓季伯鷹不由懷疑這老神仙是不是因?yàn)猷舅幙亩嗔耍灾劣谀X子不清醒,不然任由是誰看到一群穿龍袍的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都不會來一句諸位道友。 “兄長,這小子為什么說起話來神神叨叨的,咱一句都聽不懂,什么萬壽帝君、元始天尊,亂七八糟。” 老朱皺著眉,顯然對嘉靖很不滿意,自個竟然有這樣的后代子孫。 縱然是漢武帝、唐太宗這等名傳后世的千古一帝,在晚年之時也都開始追尋長生仙道。 唐太宗就不說了,漢武帝晚年為了長生,在皇宮里養(yǎng)了一大堆的方士,各種亂七八糟的藥一通吃,不然他高低還得多活幾年。 可是至洪武一朝,老朱從登基到駕崩的最后一刻,都從未相信過什么長生之道。 理論上來說,和尚出身的老朱應(yīng)該信這個,偏偏老朱就是個實(shí)用主義者。 不過。 那是之前。 在遇見仙師之后,現(xiàn)在的老朱想法又開始稍微有了些其他變化。 因?yàn)榧静椀某霈F(xiàn),讓他相信了世間真有仙人存在。 “兄長,你是哪位道尊門下的?” 老朱雖然沒怎么了解過道佛神學(xué),但是從季伯鷹腦袋上的頭發(fā)來看,應(yīng)該不隸屬于和尚佛陀一系,自然就把季伯鷹歸入了道神范圍。 而且在老朱看來,以季伯鷹的咖位,至少也是三清之一的弟子,這樣才夠逼格來教化咱的大明。 這一句話,把季伯鷹問愣了,他還真沒編過這一段簡介。 眼眸余角偏了眼老朱,輕描淡寫。 “我就是道尊。” 一語出,老朱猛的一怔,接著倒吸一口涼氣,心頭震驚再震驚。 其實(shí)從得遇季伯鷹開始,他就猜測過自個這位仙人兄長的身份,不過他最多也就以為是類似于傳說中的十二金仙這一類的三清弟子,怎么都沒想到這么牛杯! “重八妄言,兄長請勿怪。” 老朱連忙是行禮。 而在旁的阿標(biāo)和三個朱瞻基,也都是聽見了季伯鷹的那短短五字,心頭驚駭震撼之余,皆是有著自豪之感升起。 說出去,咱都是道尊弟子! “嗯。” “有一點(diǎn),我要提前與你們說,你們都須謹(jǐn)記在心。” 季伯鷹平靜的望著老朱,順帶掃了眼旁側(cè)的阿標(biāo)和三位朱瞻基。 “兄長請講,咱必定牢記。” 老朱點(diǎn)了點(diǎn)頭。 “天地頓開,仙凡已定。” “凡俗生老病死,乃是混沌之約。” “縱使你們是人間帝王,紫微天子,縱然我為大道之尊,亦是不能更改。” 這話的意思就是,仙人和凡人,那是天地初開的時候就定好的,這是命數(shù),你們別想著在我身上搞什么長生那一套,沒用。 老朱何等聰明,自然是能聽懂其中意思。 雖說略微有些失望,但也沒多覺得有什么。 “兄長放心,咱一心想的就是大明強(qiáng)盛,國祚萬年。” “至于什么長生不老,咱從來沒想過,也不打算活那么久,咱莊稼人講究的就是一個厚道,人這一輩子,活個幾十百來年就夠了。” 從小吃苦長大的老朱,對生死這一點(diǎn),看的倒是很明白豁達(dá)。 “父皇說的在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