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開創一國,千頭萬緒,可真的是萬事都要考慮到啊。 所以自己沒有急著稱帝是正確的,可一定要立好規矩才行。 就在朱道樺想著的時候。 楊遇春聽了趙四的話卻笑道:“趙帥,這綠營也不是全無用,關鍵要怎么用!” “哦?綠營需怎么用?” “很簡單,厚賞之!”楊遇春說道。 趙四恍然大悟:“所以乾隆老兒擄掠南昌府、撫州府、南康府、九江府,就是要用江西老百姓的錢,來犒勞賞賜綠營兵,激勵這些綠營兵作戰?” “正是!” 趙四皺起了眉頭:“要是這樣可是有點麻煩了,十幾萬綠營兵若是肯戰,還不要把這南昌府打成白地?而且這乾隆老兒可太精了,他擺明了就是要用這十幾萬綠營兵來消耗我軍的。” 楊遇春卻說道:“這大清朝得天下百來年,自有其底蘊,其根基尚穩,不會輕易就完全崩盤的。” 朱道樺聞言點了點頭:“說的也是,既然他乾隆要戰,那就在這江西戰一場!此戰過后,孤王收南方也順利一些!” ........ 三月中旬,朱道樺率領的明軍也終于趕到了南昌府。 進入南昌府后,戰亂的氣息便已撲面而來。 躲在山林之中的流民在見到明軍之后四散逃開。 本是春耕之時。 農地卻早已恍惚。 被搶掠一空的百姓只能以草根、樹葉為食。 一路走來。 朱道樺臉上越來越黑。 他不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是老實說...這種不擇手段的戰爭手段也讓他格外憤怒。 “盡快搶修南雄州到南安府的鐵路,另外讓內閣出個方案,收攏南昌府流民,組織搶種。” “大軍加快腳步!既然乾隆以為十幾萬綠營是他的本錢,那孤王就讓他看看....他這點本錢可不夠看,孤王倒要看看,他舍不舍得把他的包衣軍和八旗兵都投入進戰場!” 朱道樺冷聲道。 ......... 大清國皇帝,愛新覺羅.弘歷的中軍大營,現在已經不再南昌府城內。 而是搬了出來,退到了雞籠山。 雞籠山是在贛江平原上上少有的大山。 其盤旋聳秀,下枕大江。 在得到了明軍有辦法速破大城之后。 阿桂和福康安都認為,依托大山,野外挖掘縱橫相連的戰壕,同時修建大量的避彈壕,可以有效降低明軍火炮的殺傷力。 同時。 雞籠山腳下就是清軍長江水師的戰船,有緊急情況立刻就可以泛舟而走。 比在南昌府安全——至少雞籠山不怕被包圍。 在乾隆把中軍大營設在雞籠山之后。 他手下十幾萬人馬除了包衣軍和綠營之外。 蒙古騎兵和索倫騎兵則是由海蘭察、阿桂掌握,布置在約三十多里外的趙家集。 從乾隆的布置就不難發現。 他現在還有一點想要利用騎兵一錘定音的僥幸心理。 所以他才會讓這三萬騎兵在外游弋,尋找機會。 一旦明軍出現可趁之機。 這幾萬騎兵就是壓垮明軍步卒的最關鍵砝碼。 而如果....乾隆麾下的包衣軍和綠營被擊敗。 那這幾萬騎兵也可以糾纏住明軍,讓乾隆順利脫身。 這個安排也算是精明了。 不過乾隆也知道。 前一種可能性出現的概率...幾乎為零。 所以這幾萬騎兵就是乾隆能不能順利走脫的關鍵。 有幾萬騎兵在贛北平原游弋。 給朱道樺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讓手下步卒撒丫子去追擊啊。 萬一這追擊把軍隊的建制打亂了,然后又找到了數萬騎兵的攻擊。 那這追擊就極有可能變成潰敗了.... “逆明來了!來了至少有六萬大軍!” 人還沒出現,福康安的聲音就在帳外響起。 然后飛也似的沖了進來。 他身后還跟著滿洲八旗第一巴圖魯額勒登保。 額勒登保和他率領的三千八旗健銳營。 是乾隆的禁衛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