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高頭大馬,披掛整齊,锃亮的胸甲閃爍著太陽的光亮,像是鏡子一樣,讓朱射斗看去都不由得眼睛被反射的光晃得刺痛。 他瞇著眼睛,雙眸之中的震撼是連那胸甲反射的光芒都無法掩蓋的。 一千余騎。 隊列整齊得猶如步卒的隊列。 清一色的闊檐鋼盔、半身胸甲、九尺騎槍。 胯下的都是肩高達到六七尺的印度折耳馬。 行進之間。 如墻而來。 “好精銳的騎兵!” 朱射斗驚呼。 別的不說。 光是這錚亮的胸甲,就足以讓人挪不動眼睛了。 能有這么亮的甲片,說明這絕對是用鋼來壓鑄而成的。 一下子就是一千裝備了胸甲的沖擊騎兵出現(xiàn)在了戰(zhàn)場。 讓朱射斗對于這一場戰(zhàn)役的前景更加的擔憂起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 這一千騎可是朱明王的寶貝疙瘩。 是絕對舍不得真的放到戰(zhàn)場上去用的。 不過這一千騎也不是沒用——這其實就是用來看的。 打造這樣一隊騎兵的成本太高了。 高到朱老板也有些心疼的地步。 不過有這一千騎撐門面,日后明軍也有騎兵可以拿得出手不是。 按照朱老板的想法。 理想的騎兵應(yīng)該是哪種騎著廉價的戰(zhàn)馬,裝備火槍、手銃,奔襲千里,轉(zhuǎn)進如風(fēng)。 打殘了也不心疼。 隨時可以補充的那種... 嗯。 等左輪手槍之類的可以連發(fā)的火器研發(fā)成功。 這種低成本騎兵就可以著手建立了。 畢竟以后要在大草原和西域和俄羅斯人作戰(zhàn)的話.... 還是要發(fā)揮草原的牧民們的優(yōu)勢的。 要是一邊放牧一邊打仗。 這樣一支騎兵軍隊甚至可以不需要后勤補給線,直接打到莫斯科呢... 朱老板騎在馬上,舉著望遠鏡看向黃金堡和不遠處的贛州城。 拿破侖在一旁贊嘆道:“很不錯的要塞,考慮到了發(fā)揚火力的鋸齒狀結(jié)構(gòu),若是在以前,要攻破這樣的一個要塞,沒有半年到一年的準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 “不過現(xiàn)在時代可變了。” 朱道樺當然知道。 這種類似棱堡的要塞,要按照傳統(tǒng)的辦法來攻擊的話難度可是相當大的。 不過現(xiàn)在,這種要塞堡壘,卻無法抵擋明軍的腳步。 “唯一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太快打破贛州城,乾隆不會跑了吧?” “應(yīng)該不會...那么慫吧?” 拿破侖也不太確定地說道。 “最好就是讓他想走也走不了,參謀部那邊出來了如何掌控長江主航道的預(yù)案了嗎?” 朱道樺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問道。 拿破侖搖搖頭,說道:“清廷顯然知道長江的重要性,他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江陰要塞、太平州要塞、鎮(zhèn)江要塞,以及江寧城本身的防御體系,這就是我軍如果要從長江口進入長江必須經(jīng)過的四道關(guān)卡,如果沒有陸軍的支撐,海軍是很難打破這四個要塞炮臺的封鎖,進入長江內(nèi)河航道的。” 其實清軍的炮臺上裝備的火炮都是很古老的紅衣大炮。 清廷稱之為大將軍炮。 就是一種非常笨重的的前裝滑膛炮。 因為鑄造工藝的問題。 為了提高鑄炮成功率,炮管極厚,炮身極重。 不過因為是安裝在固定的炮臺上對江射擊的。 因此可以有很大的口徑,同時也有不錯的準度——因為每一尊炮都是封鎖固定的區(qū)域的,炮身基本不會移動。 炮手只需要裝填,等待目標進入預(yù)定區(qū)域,然后點火發(fā)射即可。 在這種情況下。 哪怕是這種落后的火炮。 也同樣可以起到封鎖江面的作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