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件事才算是圓滿結束。 拿著蓋上大紅印章的協議,自此后兩家工廠就成了張家強的產業,同時他身上也背負了相當沉重的負擔。 別的不說,光是兩個廠子工人的工資,就是一大筆錢,再加上明年一月份就要上交第一筆承包費一百萬,讓普通人聽了就咋舌。 趙副主任熱情地起身相送,“小張,不,從現在起你就是名副其實的張廠長了,哈哈,我祝你生意興隆、事業發達!” 張家強依然一副吃了苦瓜的表情,“祝福我收下了,不過領導還是盡快給落實一下貸款的事情才好,要不然我手里沒錢可不敢去接收食品廠!” 趙副主任也急于甩掉手里的包袱,立刻就答應下來,月底之前就能落實。 他心里清楚,這是張家強在合同上留下的一個扣子,如果這邊不給辦理貸款,他就樂得輕松連食品廠的大門都不會進。 其實張家強最終同意接收食品廠,并不是單純的被迫無奈,而是從其中看到了巨大的機遇。 上次從琴島回來,在餐車上,他想吃個泡面,都沒有找到桶裝的,只有那種袋裝面。 當時也只是嘆息,發明桶裝面的那位也許還沒開竅意識到華夏市場的巨大潛力。 但今天上面硬把食品廠塞過來,讓他受到了啟發,何不利用這次機會,提前半年多將桶裝面推上市場,成為這一產業的領頭羊呢? 什么湯料配方,什么產品創意,只要是上輩子吃過桶裝面的人,怎么能復制不出來? 這么好的機會,豈能浪費。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項目缺少啟動資金,所以張家強剛才死乞白賴地也要拿到一百萬貸款。 有了這些錢,最起碼食品廠能先運作起來,等到自己從股市上獲利之后,再加大投入,必定能將桶裝面做得比打火機更大。 回去的路上,臨時保鏢李虎說道。 “都安排好了,他們只要在廠門口露面,就會以保衛科的名義帶去訊問!” 張家強點頭表示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