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元喆此言一出便沒人在提及《大唐旬報》和《學子周刊》要求用白話寫作的事情了,紛紛向《文華月刊》投稿。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自己辦報刊,《大唐旬報》不過才發行了兩期和一份特刊,其大名在長安已經是人盡皆知了,其影響力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人們都被旬報的內容說吸引,可以說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報刊乃是一種影響輿論的重要方式和工具,看到其價值的人有很多,但......看到好處卻吃不到的感受相當的讓人糾結。 印刷術不是什么難以理解的東西,雕版印刷早就有人想到了。 大唐第一書店的書籍和《大唐旬報》明顯使用類似的方式印刷出來的,可真當有人去嘗試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書籍時,他們尷尬的發現自己雖然弄出了質量還不錯的書籍,但是其成本居然比手抄書的成本還高,根本不可能大批量的低價印制書籍。 導致成本奇高原因他們也清楚,無非是紙墨和雕版的成本太高,只不過他們也是到這些問題是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所以也拿皇帝沒辦法。 正如李元喆所說,我的地盤我做主,幾種刊物都是老子印刷的,你們不認也得認。 技術上的代差有時候真的很讓人絕望。 從另一方面看,無論是世家人還是出現在朝堂上的正統儒家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不會去主動縮小階層之間的鴻溝,推動印刷技術的進步對他們沒什么好處,只能任由李元喆憑他的性子來。 李元喆這正是對自己手中的技術有著絕對的自信才敢無視他們的要求。 不管雙方在《文華月刊》如何撕逼,都不是李元喆所關心的,他現在最關心的是工業區的建設進度。 閻立德到東宮向皇帝匯報了這段時間的工業區建設情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