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得之幸失之命-《嘴遁奇緣》
第(1/3)頁
十六天后,宜州均天府城外,有一名髻發(fā)灑脫的青袍男子正在前行,正是一路逛蕩過來的計某人。
計緣當(dāng)初離開寧安縣的時候一共帶了一些內(nèi)襯和兩套外衣,顏色偏灰的那套前兩天腋下拉開了一道口子,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穿青色這套。
這兩身衣服居然讓計緣穿出點感情來了,就像上輩子計緣的一件汗衫,很舊很舊了,也穿了好些年,更不是啥值錢貨,可就是穿著舒服,家里頭就愛穿它,從沒想過扔。
同理灰色那套衣服計緣根本就沒打算扔,計某人還琢磨著買個針線包啥的看能不能自己補補,把腋下的口子縫上。
此刻的計緣背著的還是那只灰包袱,還是那把油紙傘,青藤劍則背在背上,悠哉悠哉地走著,木盒子早就在之前一個縣內(nèi)當(dāng)了三百文錢,這上輩子老值錢的金絲楠木,在這輩子也就是一塊做書案清供的好材料,量太小賣不上價。
前方的均天府越來越近,官道上的人流自然也多了起來,除了馬車牛車,像計緣這樣獨行的路人也不少。
作為宜州十二府之一的均天府其實沒啥突出的特色,可以說算中規(guī)中矩,比起稽州名府春惠府來說相差不少,即便曾經(jīng)出了一個天下第一的左狂徒,也不過是在江湖上名頭大,再說也過去好多年了。
比起計緣的上輩子,這是一個更容易被遺忘的世界,消息的傳播和儲存限制足以讓一個幾十年前的江湖名宿消聲滅跡。
隨著左家的沒落,如今江湖上的年輕一輩甚至大多都不清楚,曾經(jīng)有那么一位絕頂高手狂妄到自稱劍仙,更少有人能挖起“墳貼”掘開往事,或許也就只有那么少部分說書人還記得一些經(jīng)典老故事。
隨著臨近城關(guān),城內(nèi)的嘈雜聲一次次沖刷著計緣的耳膜,而這些天不知道是因為三昧真火的關(guān)系,還是因為真火淬煉后法力又更強了幾分,計緣總錯覺性的認(rèn)為自己視力變好了一點點,正努力想要憑借視覺看看是否有啥提升,可惜還是模糊一片。
“炊餅,賣炊餅咯~~~才出爐的炊餅啊~~~一文錢一張咯~~”
才入城內(nèi),有人挑著擔(dān)子從城門邊走過,吆喝聲引得他朝著小販望去,模糊中看出對方個子并不矮。
只是正巧見到其人之氣雖無妖異卻也有些特殊,想了下趕緊往前跟上幾步。
“這位老哥,給我來兩張炊餅!”
“好嘞!”
挑擔(dān)的一聽有生意,趕忙放下?lián)拥扔嬀壣蟻恚S后掀開特制餅盒上的罩子,一股熱氣冒出,很有種從蒸籠中取饅頭的感覺。
“給,這位大先生,看您也是城外來的,咱這炊餅和面蒸餅都講究,好吃著呢。”
計緣聞著餅子的香味,點著頭接過后付了錢,直接啃一口嘗了嘗就對賣家稱贊一句“好滋味”。
后者笑了笑就挑起擔(dān)子繼續(xù)前行,邊走吆喝叫賣。
不過計緣卻啃著餅子跟了上來,邊吃邊隨其同行,也引得挑擔(dān)前行的賣家納了悶。
“我說大先生,您為什么老跟著我呀?”
“奧,初來均天府,自覺沒什么地方想去,就跟你走走,兄臺一天要挑著擔(dān)子走多少路啊?”
這大先生的反應(yīng)讓賣餅的感覺有趣,從沒遇上過這樣的客人。
“我著挑著擔(dān)子中午和傍晚賣一次餅子,生意好的時候串個半條街就賣完了,生意差嘛一天走小半個府城也不是沒有過。”
“喲,那老哥可是好腳力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青州市|
志丹县|
建德市|
嘉定区|
勃利县|
镇宁|
德阳市|
兰考县|
张北县|
宁化县|
澎湖县|
阿克陶县|
江华|
宜丰县|
古浪县|
宁安市|
通江县|
昌平区|
浙江省|
正阳县|
丹棱县|
繁峙县|
许昌市|
天峻县|
博罗县|
洛南县|
和硕县|
望都县|
宁武县|
和平区|
河北省|
建瓯市|
阿拉善左旗|
孟津县|
宝丰县|
长丰县|
荆门市|
商河县|
青阳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