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舜德是金陵人出身,原本是金陵學院的學子。 在項燕孤身入城治瘟,并在金陵學院論道,提出柴薪論后,就成了項燕的粉絲。 當項燕寫往金陵書院要學生的信到后,他立馬收拾了行囊就孤身來了洛陽。 最終以十題全對的成績通過了報紙試題海選。 之后的入學考試測驗,更是以后三題做出兩題的優異成績通過。 這是進入大學開始學習后的第一個周末,本來他打算去圖書館繼續學習,但舍友卻提議一起出去放松一下。 舍友李明同樣也是江南人,只不過以前不喜歡讀圣賢書,所以沒有進入學院學習。 要不是因為項燕創辦的新學,他倆還真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同學。 而不喜歡圣賢書的李明進了大學之后,選擇的也是建筑方向,以后打算進工部工作。 而王舜德的專業則是刑部方向。 因為同為江南人,所以給他們兩分進了一個宿舍。 大學這里分宿舍的方法仍然是采用了現代社會按專業劃分的方法。 但考慮到第一屆學員的人數還很少,不可能全部能按專業分好宿舍。 所以在專業為第一劃分原則下,按家鄉也成了宿舍的第二劃分原則。 “我從小在江南長大,要不是有新學,我一輩子都可能不會有來京城的機會。” 李明說。 “都聽帝都多繁華,以后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學習,不如今天就一起出去看看這洛陽怎么樣?” 王舜德知道,李明連上京的路費都是靠村里父老一家幾個銅板接濟湊來的。 像他這樣的孩子,初來京城肯定充滿了各種的憧憬。 要是不讓他親自去把洛陽好好看一遍,那定是靜不下心來學習的。 所以王舜德在考慮之后,覺得李明說的也有道理,便打算陪他去跑一天。 但也僅此一次。 等出了宿舍,到了大學門口,王舜德看到很多同學也是在往外出,看來這個學校里,像李明這樣的學子還不少。 都對洛陽充滿了好奇。 第一個周末大家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往外跑。 剛出了大門,王舜德看到對門的國子監,正好也有幾位衣著光鮮的學員在往外走。 讀過金陵書院的王舜德眼界不同于周邊這些鄉巴佬同學。 一眼就看得出來那些人肯定是世家子弟。 那些人身上的氣質,王舜德在金陵書院不知道見過多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