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事實上以前的大周之民間,根本就不需要搶占什么輿論的高地。” “這明明就是在自己制造問題,再自己出面解決。” “這就是憑空制造需求!” “然后呢?結果呢?” “結果就是第一天光洛陽一個地區就整整印出十萬份報紙之多,兩個銅板一份的報紙生生賣斷貨。” “之后又趕制了五倍,還是賣斷貨。” “又加了兩倍,把工坊運轉得都快飛了起來,才堪堪滿足了百姓的需求。” “而眼看著報紙就要全國發行了,還專門為此選了一個周邊的村子,把他們的地全部鏟平做了工坊區。” “為了方便工坊的建立,那些農戶都被編給他做了食邑,相當于免費的用一輩子的人力!” “大家仔細想想,等新工坊建成,再結合老工坊的印刷能力,項燕每年要制出多少份報紙?” “而如此海量至難以計數的報紙賣出后,那又是如何恐怖的一筆錢?” 此話一出,金鑾殿上頓時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 誰也無法估計出這是怎樣的一筆錢。 但同樣的,誰都能想象得出,拿到這筆錢后的項燕,恐怕就真的稱得上一句富可敵國了。 太子趙霄再次向趙隆基行了一禮。 “父皇,話說至此,兒臣想請父皇以及眾位臣工思考一個問題。” “項燕搞了這么多事后,國家得到了什么?” “我大周真的因為他搞的這些事,就變得更加富強了嗎?” “不,并沒有!” “因為他做的這些都只是為了他自己!” “變得富裕的人,從始至終就只有他一個人而已!” “所謂小竊竊財,而大竊竊國!” “項燕就是這竊國之人,在暗暗挖我大周之根基!” “在一口一口吸著,我大周江山的血!” 太子趙霄言及此處,聲音中帶上了無比的悲痛,仿佛要泣血。 “以前望著項燕吸國家血的時候,我無能為力。” “而一再的忍讓后換來的是什么?” “是他項燕,如以前一樣的,帶著一個從西域傳來的作物,又要重演一遍他已經做了很多次的那些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