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世家之患只是,慢性,毒藥,好好調(diào)理的話還有很大的治療空間。” “而開放民論,實在難以估算藥性會有多烈,就算是瞬間被毒死也是有可能的!” 項燕想了想,沒有再勸說,卻是和趙隆基講起一個上古的故事來。 傳說上古時期,中原大地被大水淹沒,人們艱難困苦。 當時的統(tǒng)治者瞬,決定派人治水。 而治水的人選,第一個就是大禹的父親,鯀。 “陛下您還記得鯀是怎么失敗的嗎?” “他采取的是使用一種神話中的物質(zhì),息壤,將大水都堵起來的辦法。” “理所當然的,他最后失敗了。” “而后來鯀的兒子大禹繼續(xù)被選拔出來治水后。” “他采用的是將中原大地上的水都疏通到大海里的方法。” “所以他最后成功了。” “陛下,民智也是如此,堵不如疏啊!” “正是之前的朝代們都使用的是堵的辦法,所以最后他們都消亡了。” “因為民智是堵不住的,它終有一天都會突破枷鎖,然后將困住它的一切都摧毀殆盡!” 趙隆基因為項燕這最后一句話而沉思起來。 表情嚴肅。 過了好一會他才重新開口道: “那你所說的這個疏。” “你打算采取什么辦法?” 項燕一喜,這是被自己說動了。 于是趕忙說道: “只要我們自己占據(jù)了輿論的高地,這個位置就不會被敵人占去!” “我們可以發(fā)行一些官方讀物,來引導人民何為正確的思想。” 趙隆基好奇:“官方讀物?” 項燕點頭:“對,既可以是儒家天地君親師的那些書本。” “還可以是一些四四方方的紙張。” “我們可以在紙張上刊登文章。” “文章的內(nèi)容可以是政治風向,可以是民生介紹,還可以是律法解讀,甚至還可以是話本小說連載,甚至在版面的角落刊登一些小笑話都可以。” “這些紙張就是我們的武器。” “一個搶占輿論高地的攻堅武器!” “我們可以給這個武器起個名字,我看就叫報紙好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