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想起來了?哎,我說王大人,老這么記性不好可不行啊,你這萬一讓我誤會了你想抵死不認,明天萬一傳喚你了不就不好了嘛。” “對了,怎么沒看到向來和你走得近的司馬大人啊?你看你這不就不對了嘛,作為朋友,要多拉拉人家一把嘛。” “你回去勸勸他,做過的事還是早點認了得好,不要心存僥幸心理,要知道這個世上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啊。” “行,那你趕快回去做做他的思想工作吧。” “喲!馬大人!稀客稀客” …… “岳父大人在上,見字如面,小婿百拜。” 夜晚,項玉月看到項燕回來后就一直埋頭在書桌上寫著什么。 湊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寫給皇帝的奏折。 “江南之事已到尾聲,幸有圣明的君父做我堅實的后盾,才能讓小婿排除萬難,將江南之事做出點東西來。小婿在這再拜,以謝皇上圣恩。” “但此番上奏除謝恩外還有一個目的。” “臣想為民請愿,江南之民先歷天災,后經人禍,民生凋零,恐怕無一兩年恢復不過來。” “特此臣奏請免除江南賦稅兩年,以給民休養生息。” “另再匯報一項工作進度。” “洗罪銀一事推行十分順利,獲得大量現銀田產。” “田產自然是設立為公田,臣之后會主持公田租賃于民之政策,這也是臣在江南最后做的收尾之事。” “至于現銀。” “工部前些日子來信,您讓臣協助農具改革之進展。” “臣認為農具改革不但勢在必行,而且應該持之以恒,不能做出一定的改進便停滯,應該一直改革下去,畢竟學海無涯,知識沒有邊界,工具也就不存在永遠之先進,唯有一直改革,才能一直保持先進,此乃世界之客觀運行之規律。” “故臣建議,將江南所獲之洗罪銀設為改革金,專為農業之事。” “農事不單在于農具,種子肥料等領域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日后改革之工作,也不必局限于農具一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