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東宮侍郎南下治災這件事辦得非常好!” “尤其親身入城之舉深刻詮釋了什么叫以天下蒼生為重,為官者為國為民,此乃人臣之典范!” “但我卻聽說某些地方官員不是很配合啊……” “為了治災大計,我看從今天開始,金陵城刺史之位就由東宮侍郎暫時代理了吧,眾愛卿以為如何?” 下面響起一片“陛下圣明”的回應。 群臣無異議。 于是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金陵城。 項燕正在為各種事務做批示。 百草堂分部老掌柜走了進來,稟報道: “公子,藥材不夠了。” “經過七日的全城治療,基本所有人都脫離了生命危險,城內病情已經得到控制。” “但根據堂內各位大夫的估算,要將流行病徹底清除,全城服藥的措施可能還要再繼續推行七天。” “而我們的藥材現只夠兩日所用了。” 既是百草堂的大夫們做的估計,項燕也不做多想,直接吩咐道: “那就統計城內各種藥材的現狀剩余數量。” “然后根據估算的各種藥材所需數量給我列個清單。我即刻安排去買。” 老掌柜領命退下,并很快呈上了清單。 等拿到清單了,項燕才突然想起來,這個事好像有點難辦啊。 主要是沒人能安排去做這件事。 唯一能用的劉衍和楊老管家現在都在城內。 城外沒有能扛大旗的人,數十萬兩白銀的交易,游魚船行的其他人項燕接觸的不多,也不知道能托付給誰來辦這事。 一是信不過,幾十萬兩銀子的交易,讓劉衍推薦一個手下出來,他自己也不敢打包票。 二是沒這個能力,即使拿著錢,這么龐大數量的需求缺口,游魚船行的人一時也找不到途徑去買。 左右想了想,這個事還得項燕親自去辦。 而且在城內還辦不了,畢竟很多都得談,不可能讓人家進城來談,也不可能跟人家寫信去談吧。 所以還得出城才能辦得了這件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