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是不知,果然就只是一些只會嫉世憤俗,卻又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呆書袋子。 若是知道,能寫出這種顛倒黑白的詩句,讀的那些圣賢書不知道都讀到哪里去了。 總之,項燕的評價是,這屆讀書人不行啊。 金鑾殿。 今日的議題主要是針對一件大事。 昨夜,趙隆基收到江南官場千里加急聯名上奏。 項燕在余杭以權謀私。 不但無故收繳了余杭鹽政史及各大銀行共一百萬兩白銀的私產。 而且還陷害忠良,斬了余杭縣令不說,還將當地的納稅大戶及文壇領袖周江匯給收押了。 高力士在趙隆基的示意下當眾宣讀了折子后,群臣震驚。 有不明真相的大臣們議論起來: “東宮侍郎還沒到江南,一路斬官抄家就已經聚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之巨的財富。” “這剛到江南的第一天就又以權收攬一百萬兩白銀。” “這些錢未來到底是真會用于賑災還是假會用于賑災啊。” “即使真用于賑災,到時又會使用幾層,留下幾層?” “更重要的是無故收繳,沒有緣由強勢征繳,那和強盜何異?” “別為了救江南之災,最終又致他處陷入人禍矣!” 就連項國忠這條線上的人都有些人人自危起來: “項公子不會是在玩劫富濟貧那一套吧?” “這樣劫下去,會不會哪天輪到我等?” 李林甫更是直接出列,高聲奏道: “我看東宮侍郎對于這治災之事,只懂得橫征暴斂,拆東墻補西墻之術!” “別到時候西墻沒補起來,又導致東墻四處漏風。” “而且東宮侍郎之心是否真在賑災難以揣測。” “為防止釀成難以揣測之大禍。” “寒我大周臣民之心。” “臣懇請陛下將東宮侍郎召回京城!” “對其所做之事進行審查。評定功過。” “再將其劫掠之財富,或還于受害者,或充盈于國庫!” 李林甫的發言立刻得到各世家大族官員之支持。 紛紛獻言望趙隆基召回項燕治罪。 而項國忠也是立馬出列維護項燕道: “陛下明查啊!” “我兒自入官場以來,獻言獻策,為國殫精竭慮。” “內獻治國安民之策。” “外做代理人戰爭之局護佑朝綱。” “經濟上推動鹽鐵專營充盈國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