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午十點。 京海城中村。 梅修文和梅巖兩人吃力的推著那輛沉重老舊的早餐車,越過一個上坡,回到了城中村的“老梅包子鋪”面前,悶頭搬卸下早餐車上的蒸籠等餐具準備清洗。 悶葫蘆性格的父子倆各自干活,半天聽不到一句話。 只是偶爾在街坊鄰居路過的時候,梅修文才會抬起頭,胡子拉碴的臉上露出一團和氣的笑容,和路過人點頭打個招呼。 “黎叔,又出去遛鳥啊。” “趙嬸叉燒包我給你留了一籠,有時間過來拿啊。” “奶黃包嗎?有啊,知道您孫子愛吃,誒?你家坤仔今天沒去學校嗎?” “......” 城中村賣了幾十年早點包子,性格溫和的梅修文人緣還不錯,和周圍人街坊鄰居早已經打成了一片。 只是今天早上有點不一樣。 基本上每個路過的街坊都會笑著說一句“好福氣啊修文哥,你家阿峰要成大明星咯”,“昨晚阿峰唱得的歌很有味道啊,我阿叔聽了都說好”,“什么時候唱歌粵語歌咱們去給阿峰投票啊” 梅修文一開始有些奇怪。 后來聽到街坊鄰居的話,他才反應過來——原來說的是前陣子好像和家里說了一聲去參加某個綜藝節目的三兒子梅峰。 梅修文當時也沒往心里去,只是叮囑了幾句注意安全不要上當受騙就沒管了。 平時他也沒時間去看什么選秀綜藝。 說起來,家里的孩子多。 梅修文和這個小時候性格有些自卑和孤僻的三兒子并沒有太多父子間的交流溝通,只是盡自己最大努力憑著那雙起早貪黑賣早點的手,默默地供著梅峰前身從小學中學一路到京海藝術學院。 沒有過一句怨言。 偶爾讓梅修文感到欣慰的是, 相比于上了大學之后就忽然變了個人,經常將新時代獨立女性掛在嘴邊畢業又是創業投資又是要錢的二女兒梅丹,孤僻沉默卻從上大學開始就每年勤工儉學拿獎學金基本沒怎么向家里要過生活費的梅峰,簡直就是那種得讓人心疼的懂事孩子。 唉—! 梅修文心中長嘆了一口氣。 不過與此同時,他也反倒對剛剛街坊鄰居口中“阿峰要成了大明星”這件事產生了些許好奇。 收拾完手里的活計后,洗了把手的梅修文和悶頭揉面的大兒子打了個聲招呼,就坐在包子鋪門檻上點了根兩塊五的煙。 拿出手機怔怔地回想了下,記得梅峰和自己說過那個節目好像叫“創什么聲”。 梅修文將手機調成手寫模式,用那長滿繭子的粗糲手指,在屏幕上劃拉了兩下,剛寫了個“創”字就眼前一亮,搜索引擎最上面自動跳出了《創音之聲》四個字,點進去后就是幾個熱門視頻。 梅修文一眼就在視頻中看到了站在舞臺燈光下那個熟悉的面龐,只是臉上的神情卻完全迥然于以往他所心熟悉的那個孤僻自卑的三兒子,反而是充滿了一種灑脫和自信的神色,心底頓時不由涌起一種怪異的感覺。 這真的是...阿峰? 接下來,梅修文將梅峰近期大熱播放量最高的那幾個視頻全部看完,看著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三兒子,他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手頭的煙灰黯淡跌落,他才腦海中莫名想起了以前不知道哪里看到的一句話。 有些人天生就屬于舞臺燈光下。 只可惜,他這個做父親的卻不能給對方一個幸福的家庭,讓這個孩子從小到大孤僻自卑了那么多年。 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 是的! 梅修文完全沒有懷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