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扶蘇倒是很淡定,他無視眾人的目光,挺直了脊背,接著說:“此番入咸陽城中的黔首人數之多,已經在城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若是不加以制止,確實可能會有更嚴重的事情發生。” “但是直接懲罰這些人,怕是會降低朝中的威信,不如在科舉之前,先舉行一次簡單的文試。” “若是不能通過文試之人,便不能參加科舉,如此既能減少城中的人,也可以將一些無才無德之人,盡早地剔除出去。” “不知各位大臣以為,此事如何?” 聽到這話,眾人都開始交頭接耳,似乎在商討此法的可行之處。 過了片刻,王綰臉上露出一副欣慰的表情。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 “可這監考之人,又該如何選擇呢?” 這個問題很重要,所以說話的人一時間都安靜下來。 之前嬴政說了要舉行科舉制時,人們就對這個人選有了多種的猜測。 現在又被提起,眾人都在心中猜測,陛下會選擇誰來監督此事? 嬴政未開口,就見今日一直不曾說話的李斯,緩緩走上前。 他朝著嬴政施禮后,淡淡地開口說道:“啟稟陛下,此事干系重大,關乎著我大秦的江山社稷,這監督之人定要十分謹慎。” “臣以為,當選一德高望重且為官多年之人,既能看出他們的品德,又可顯示出陛下對此事的重視。” 嬴政不由得點點頭,他正有此意。 本來他是想讓冉方來主持此事,畢竟冉方為官時間尚短,而且他為人處世離經叛道,怕是不能很好地掌控此事。 還有就是,冉方的才能突出,嬴政也不想他在朝中有太多的支持者,最好是他一直獨立行事,他才能放心不少。 “嗯。” “如此……卿以為此事由誰負責,會合適呢?” 李斯也沒有矜持,他直截了當地開口說道:“臣以為,此事非王御史莫屬。” 在朝中,李斯向來和王綰不和,少見的李斯竟然愿意替王綰說話。 就因為這樣,他們都覺得李斯這話很有道理。 沒有人會覺得,這是李斯和王綰二人的計策。 甚至還有人上前,朝著嬴政施禮后,說:“臣附議。” 就連扶蘇也開口稱贊道:“王御史深謀遠慮、低調內斂,在處理政事時更是有卓爾不群的能力,若是由他來負責此事,最合適不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