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再找人修渠,若還是用之前的法子,怕是還不等嬴政離世,這大澤鄉的人就起義了。 “蘇公子這一次倒是看得透徹,這征召徭役確實是不可行。” “可用人手,不一定非要征徭役。” 扶蘇不明白冉方為何如此說,他不由得開口問了一句,“那要如何?” “以、工、代、酬。” 聽冉方說的這四個字,李斯和扶蘇臉上皆是一愣,不明白他說的這是什么意思。 兩個人都看著冉方,看他們這個眼神,冉方就知道這兩人沒理解自己的話。 “現在泗水郡災情嚴重,百姓的安置很成問題,若是任由他們發展,必定會形成大量流民,現在處理麻煩,那之后處理會更麻煩!” “但是朝廷又不能不管,只是常期賑災,這些百姓心中怕是會有惰性,每次都只等著朝廷的撥款,什么也不做,長此以往也不是一件好事。” “這一次,把賑災的物資用酬勞的形式發給災民,然后雇傭他們修河渠、建水壩。” “不論男女,只要能在這次賑災中貢獻出一份力量,拿給他們一份酬勞也不是不行。” “這樣既解決了災民的問題,又解決了徭役的事情,等這次災情過后,那河渠應該也修得差不多了。” “有當地百姓加入其中,我想這次的災情應該能更快地過去,這豈不是一舉多得?” 此話一出,他們都明白了冉方話里的意思。 李斯本來失望的眼神,隨著冉方的話逐漸變得熱切起來。 這種法子他們確實沒有想過,這么多年每次賑災,只是想著如何把災民都安置好,誰也沒想到把這些災民利用起來。 每次的災情,雖說要解決水患的問題,但是人員安置問題確實是一個難題,冉方的這個不僅解決了水患,還給他們提了一個解決災民問題的辦法。 這簡直是意外之喜。 “先生果然聰慧,如此一來這水災和難民的問題都解決了,能省不少的銀錢。” 坐在那里的扶蘇,臉上露出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他就知道冉方不會讓人失望的。 他拿起爐子上的酒壺,親自給冉方倒了一杯茶,雙手恭敬地端到冉方的面前。 “此法確實妙,又跟著先生學到了不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