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只是因為陛下無法收攏六國民心。” “那依先生之見,就是這修書與百姓要同時兼顧,可這個尺度該如何把握呢?” 冉方看著扶蘇有些無奈,這人怎么什么也不懂啊? 他搖搖頭說:“修書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讓百姓時刻牢記,這天下是大秦的天下,是統一的天下?!? “其次便是要多做鄭國渠這樣利國利民的事情,六國舊地百廢待興,陛下只需稍稍傾斜一下資源給六國舊地,就能夠收攏大量人心?!? “例如修書過程中,整理利國利民的墨家之說和農家之說,廣泛在六國舊地傳播,扶持百姓修養身息,也是適合修書之舉。” “而且這也是修書的主要目的!” “如此一來,既為陛下賺了名,又為百姓獲取了利,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修書雖然時間長,但卻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六國舊民排斥大秦的想法。” “到時候再佐以福澤六國舊民的政令,焉能不會天下歸心?” “這兩者缺一,則事倍功半。” “所以我才說公子錯了,不應該厚此薄彼。” 聽到這里,扶蘇心中對冉方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若是冉方說的真能實行,那也是解了父皇最大的難題了! “先生此計甚妙,以先生之才若能入朝為官,必是我大秦之福啊。” 冉方失笑一聲。 也不看看現在的情況,他現在連這一方小小的牢獄都出不去,還得罪了當朝丞相李斯,還妄圖想要入朝拜相? 那不是上趕著送人頭嗎? “公子說笑了,以我的身份,談此事怕是不合適。” 扶蘇卻是颯然一笑。 “大秦有先生,實乃萬幸?。 ? …… 夜色已深,咸陽殿內還是一片光亮。 嬴政的桌上,放著一堆竹簡,這都是每日大臣們的上書諫言。 但是現在擺在嬴政面前的,卻是一份特殊的竹簡,上面記錄著今日扶蘇與冉方在牢中的一言一行,甚是詳細。 嬴政看得十分仔細,生怕自己錯過什么細節。 看到二人談論修書之事的時候,他眉頭微蹙,看得更慢了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