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昌基地的三號工位處,“二餅改”噴射出劇烈的火焰與白煙。
然后朝著天空扶搖直上。
“起飛成功!”
“起飛時間:京北時間14點00分997毫秒!”
而周瑞,則雙手抱胸,盯著大屏幕。
聽著指揮中心連成一串的播報。
“遙測指標正常!一子級燃料消耗正常!”
起飛后8秒!
“開始程序轉彎!推進器調節正常!”
“首區光學跟蹤正常,檢測到變軌。”
“USB波段跟蹤正常!”
起飛后127秒!
肉戲終于來了。
作為火箭回收的技術驗證箭,此時才是考驗“二餅改”的時候。
“一子級分離啟動。”
“一子級分離成功,落區正常!”
“二子級點火成功!”
此時,如果有攝像機在高空,就能看到被分離的“一子級火箭”,正在做自由落體。
從60000米的高空。
由于氣流的湍急和擾動,這節巨大的部件,正在快速翻滾抖動。
周瑞盯著大屏幕上的遙測數據,上面一子級的動畫模擬圖標,正在不斷墜落。
不過還未到時間.
“智能姿態調節系統”,自然不需要指揮中心控制。
51000米,一子級箭已經達到自由落體的最大速度。
30000米,大氣愈發的厚重,一子級箭的氣熱效應也越來越明顯。
20000米.
15000米.
起飛后,230秒。
“‘智能姿態調節系統’啟動成功!”
“調節風板打開成功,正在進行無動力姿態調節!”
車乾大吼的聲音,也響徹在頻道內。
“落區一跟蹤正常!觀測到一子級!”
然而還不到歡呼的時候,很快,起飛后237秒。
更高的位置上,二子級火箭分離成功,開始了自由落體之路。
回收火箭的發射,是一個雙向監測過程,既要監測墜落部分,也要監測天上的剩余部件。
像是兩條交叉的任務線在同步進行,若是邏輯能力差一些的,怕是會被搞得暈頭轉向,幾下就被搞亂了。
畢竟以往,一旦分離了,那些東西就都不用管了。
所以對指揮中心來說,也是一場不小考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