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昨晚凌晨,玉兔和吳剛又在月面工作了四個多小時,取得了諸多寶貴的月面數據。
泱媽和西昌基地保存了全部工作畫面,并且連夜剪輯,挑選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比如吳剛踢石頭集錦,玉兔科研探測過程。
加上昨晚的一些重要鏡頭,剪輯在了一起,第二天一早就出現在了早間新聞。
正如周瑞所預料的,嫦娥三號項目,將會更長久的統治國內資訊領域,各地方電視臺也在持續跟進。
一些昨晚沒關注到這件事的人,早上吃著早飯,感覺世界觀都被刷新了。
我們已經牛逼到這種程度了?
科技頻道還籌備了長期節目:《跟著玉兔去探月》,每日更新,新聞頻道也會在各種節目中插播。
各種綜藝節目中,“吳剛、玉兔、嫦娥”也成為了經常出現的詞匯。
一場突如其來的“航天熱”,持續蔓延。
周瑞起床后,徑直找上了孫局長。
昨晚的一切順利,讓孫局長紅光滿面。
“下周一,長二丙發射的事情,既然昨晚周總已經透露出去了,干脆就直接官宣吧。”
周瑞笑了笑:“現在關注度這么高,孫局長不怕我們翻車么?”
孫局長擺擺手:“不怕,無論是周總,還是小單,我都信任你們的水平,而且這次‘太一天工’才是主角,民營航天,就是要利用‘敢于嘗試’的優勢,不用像國家隊這樣,謹小慎微。”
兩人商議了一番之后,決定趁著現在這個時間節點,也趁著泱媽的人沒走。
再辦一場發布會。
給“航天熱”再加一把火。
依舊是那間指揮室旁邊的報告廳,這里最近的使用頻率有些高,橫幅一換,又是一次“重大消息”。
這次周瑞攜“太一天工”人員,成為了主角,坐在了臺上最中心的位置,單春元、火箭工程組幾個小組長也在列。
車乾他們明顯拘謹了許多,甚至在四處詢問要不要擼個妝,上鏡好看點,不過被周瑞叫停了。
大家都是工程師,又不是偶像見面會,誰化誰尷尬。
下午四點,發布會正式開始,晚上會精簡一下,出現在新聞聯播里。
“太一天工、中國國家航天局聯合研發‘火箭回收項目組’發射安排。”
是這場發布會的名字。
背后,很扎眼的兩個巨大的標志并排貼在墻上。
左邊是國家航天局,麥穗環繞,軌道,代表火箭的指北箭頭,格外霸氣。
而右邊,則是“太一天工”,四個篆體漢字,按照印章的形式排列,不太符合一般而言航天領域的風格,卻是周瑞選定的LOGO。
有趣的是,“太”字的篆體,形似火箭整流罩+逃逸塔,所以還是有些神妙在里面的。
周瑞端坐于中央,表情淡然而平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