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偵察機、偵查連、雷達車
候鳥機、巡飛機、微型機
兩方輪番上陣。
然而在情報偵查方面,顯然是“智能機械戰團”更勝一籌,擁有全域化,常態化的戰場洞察力。
隨著試探的進行,零星的交火逐漸增加。
天臺上,周瑞依舊如優雅的指揮家,不斷揮舞雙手,他已經開啟了專注時間,來應對越來越多的信息源。
在智能大廈的時候,他測試過,常態下的自己大概可以控制300臺無人機,如果開了“專注時間”,數量則在500以上。
當然,操作和操作之間區別很大,全部A上去也是操作,但顯然沒什么可夸耀的,還是要看具體的精細化程度。
能夠插手“即時戰場”,進行戰術調整,在機械智能的高度組織性基礎上,添加一些人類獨有的“靈動”,這種情況被周瑞認為是“精細化操作”范疇。
他作為這個技術的發起者,自然可以自己定標準。
300、500的數字也是在這個前提下得到的。
順帶一提,馮陽這方面的水平是30架,多不了一點。
周瑞對于“人”和“機械智能”的關系,在這次綜合演練中,心態變化是一點一點產生的。
從一開始認為“不該介入”,到現在意識到,人!也有著自己的強項,那就是戰術上的靈動、戰略上的大局觀,以及綜合信息預判帶來的“直覺”。
楊如彬耐心的站在一邊,看著周瑞在那里掌控戰場。
從周瑞給到的建議上看,未來可以挑選有天賦的人,集中力量培訓成“智能指揮官”,不說一人成“團”,哪怕只是一人成“營”,也有著很強的前景。
未來通訊技術獲得更多突破,5G乃至6G更強后,就真的是無人化作戰了。
多年以后,一些原軌跡里的天才游戲選手,在意想不到的領域,發揮了自己的特長而軍方也逐漸開始,積極招募那些有天賦的游戲少年了。
甚至一些職業游戲選手,擁有了不為人知的“雙重身份”.
打游戲是副業,咱是有編制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