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然周瑞不會搞笑,是自己搞笑了。 這樣的翼身融合外形,顯然是為了超長續航設計的,還擁有六臺“畢方”.意味著同時在追求高速度,能超音速? 林廣榮心里一動。 優盤內容并不多,林廣榮很快看完,立刻叫了個人進來:“讓模擬組來一下,有個新外形.算了我去一趟。” 確認一個新的氣動外形是否優秀,最主要有兩個方式,一個是通過電腦建模,然后用專用軟件模擬,另一個是通過金屬鑄模,縮小比例后用風洞直接測試。 相對而言,后者的難度更高,成本也更高,畢竟風洞一秒就上萬度電,如果想要獲得全面數據,可能要吹上千次,而且模型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精細。 如果是密集的進行風洞實驗,甚至還要和電力部門協調溝通一下,以免影響區域電力穩定。 即便是周瑞發來的東西,重視程度也是逐漸升級的,這是一個嚴謹的工業主體應有的態度,林廣榮決定先軟件模擬。 但是心頭卻是火熱的,周瑞的水平和性格他是清楚的,如果沒有點門道,絕不會拿出來。 ———————— “您先模擬一下看看,風洞看情況安排,我自己的計算中,這個外形是沒有問題的。” 智能大廈,周瑞在辦公室中,正在用特殊手機和林廣榮通話,白曉鶯則站在一邊。 林廣榮道:“我明白,這東西有進一步的內容么?你有做內部空間規劃么?” 雖然哪怕只有一個氣動外形,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意義,但林廣榮總覺得周瑞的水平不止于此。 周瑞心想當然有啊,里面每一個螺絲釘都已經設計好了的,就是工作量太大我懶得抄出來。 “有一些想法,如果外形驗證沒問題,我再和您討論其他,現在還沒做完。” 掛了電話,周瑞把“手機”還給白曉鶯,然后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匆匆出發了。 白曉鶯在后面道:“祝考試順利。” 周瑞回頭笑了笑:“信手拈來的事情臥槽快遲到了!撤了撤了!” 一溜煙跑沒了,狂奔去往考點。 十二月的最后幾天,周瑞是在密集的考試中度過的。 有時是在教學樓,有時是在無人的辦公室里,有時是在實驗樓里。 大學四年的課程,他不到兩年就將結束了,算不得前無古人,后肯定也會有來者,當年張日成一年多就出國讀研了。 不過論知識的積累,他自認應該比當年的張日成要強一些。 并且“畢業”速度會越來越快,比如研究生階段,只需要專業基礎知識考核+一篇論文。 周瑞如果愿意,甚至可以再度壓縮,用一兩個月時間完成自己的研究生階段。 受到他的激勵,韓子茵也準備謀劃提前畢業,已經向學院提出了申請,今年期末會和周瑞一樣,迎來一波更密集的考試,但她跑完整個過程,可能要到明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