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畢業論文的事情,雖然生出一點波瀾,但也算有了一個好結果。
周瑞要求不高,能畢業就成。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如果國家感興趣,周瑞也不介意按照“四象結構”的合作模式簡單搞搞,但自己建廠造太陽能板這種事還是算了吧。
隨著“開明智能”的瘋狂吸金,周瑞漸漸對于純粹的金錢已經有些脫敏了。
他有些慶幸于,自己在高考前剛重生的時候,將“系統”的發力領域定在了“技術”、“科研”方向。
經過長時間的深耕,他在這個部分的詞條越來越多,越來越猛。
如果當時將自己的方向定在純粹的“商業”,亦或者是“娛樂”,雖然有系統肯定也會混的風生水起,但他應該不會向現在那么從容。
畢竟金錢是可以被坑走的,娛樂圈更是無根浮云,只有腦子里的“知識”,才是最可靠的。
也正是因為“科技”,是一個無論取得了多少成就,都可以持續向前的領域,才促使著他不斷前進。
見過殲二零的威猛身姿,見過畢方的驚世啼鳴,見過機械智能的廣大未來,眼界已經變了。
收回思緒,周瑞繼續聽著甘媛的匯報,剛才趙院長打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和甘媛開小會。
“比亞蒂那邊的新廠已經準備完畢,下周有個小儀式,邀請您去參加一下。”
周瑞道:“速度真快,儀式我就不去了,讓王濤代我去吧,他既是開明智能的首席技術官,也是軍用無人機研究所的一份子,農神什么時候可以量產。”
“一月底之前開產,預計月產量在60臺左右,不過春節會停工一段時間。”
周瑞算了算時間,說道:“春耕是個很重要的節點,我希望三月前交付數量能過兩百,哪怕假期開工成本高一點也好。”
春耕時撒種、撒肥、撒藥,正是“農神”大展身手的時候,想向社會展示出“農神”的恐怖效率,是絕對不能錯過的。
否則就像現在這樣,雖然交付出去十多臺,但大冬天的沒啥活可干。
農神至今都沒有頻繁出現在各種報道里,就是被天氣限制了,不像是靈鳥系列,各種媒體報道變著法來,都快吹上天了。
春耕開個好頭,明年才能更大規模的推廣,周瑞心里有一系列計劃,都是關于農神的,農神和其背后代表的意義,在周瑞看來并不比“畢方”弱。
天上研究衛星是科技,地頭研究水稻也是科技。
周瑞道:“還有一件事,明年‘水神’也該面世了,咱們在消防領域沒有什么積累,你記得去關注一下,生產銷售消防器材需要哪些手續和資質,免得到時候被卡住。”
“好的周總,我馬上去問。”
周瑞:“不著急,年初再弄都來得及。”
正說著,玻璃墻外,白曉鶯走了過來,對周瑞揮了揮手,似乎有話要說。
甘媛道:“事項都匯報完了,那我先走了周總。”
周瑞點點頭,補了一句:“年會你爸媽來么?”
甘媛挽了挽耳邊的長發,有些不好意思:“來的,他們都很好奇公司的年會。”
當然,最主要是好奇把女兒徹底拴在腰上的某個“老板”。
甘媛推門離去,換了白曉鶯走進來。
周瑞好奇道:“稀客啊,有什么情況?”
白曉鶯翻了翻白眼:“我如果天天有事找你,那還了得?”
等玻璃門完全關好了,白曉鶯才繼續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