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教授,聽說您明年不再教這門課了對么?”
MIT的辦公室內,張日成在幫學生批改論文。
雖然是一篇本科級別的試筆之作,但他還是該的很認真,寫了很多修改意見。
因為這可能是他在MIT的最后一份教職工作了。
作為終身教授,即便決定回國創業,也不代表會徹底斷絕與MIT之間的聯系,但之后就不會再上課、帶學生了。
張日成抬頭看了一眼這個韓裔學生,說道:“是的帕克,不過劉易斯教授會代替我,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教授,如果他問起,我會給你一個不錯的評價?!?br>
那韓裔學生道:“謝謝教授,不過我想說的是,您是否有興趣去南韓,你知道我的父母都在三星集團,我相信您這樣的半導體專家,會和他們有很多共同話題?!?br>
張日成,物理學界大佬,半導體技術的領軍者,楊老的大弟子,擁有排隊諾獎級別的研究成果。
這樣一個人,決定走出學校創業,當這個消息傳出去的時候,也意味著張日成會變成一個香餑餑。
雖然出于警惕,他沒有和人透露過“創業”是會回國進行,但為了從學校脫身,各種申請和情況說明也避免不了。
正因為如此,外界也就聞風而動了。
他已經直接或間接的,接收到了臺極電、三星、高通等頂級企業的接觸。
當然,張日成很清楚,這三家企業背后,其實是同一批人。
只要點點頭,他就可以搖身一變,從一個大學教授,變成科技和資本的寵兒。
和這些力量比起來,米家可以說毫無優勢,甚至不配相提并論,但做事要講究一個先后順序,如果不是米家拋出橄欖枝,他也不會做出“創業”的決定。
更不要說他早就被自己那坑爹的合作者:“車-頂級獵頭-俊”,給架在火上烤了。
這么多華人,就等著他領軍回國呢,此時反悔,他以后在華人圈也就不要混了。
想到那位被科研耽誤了十幾年的獵頭天才,張日成有些頭疼。
“抱歉帕克,這是私人事項,和你的論文無關,批改意見我發伱郵箱了,如果你能三天能完成,也許我還能幫你看看,三天后的話,你可能需要發給劉易斯教授了?!?br>
此時他也反應過來了,這個學生,很可能只是為了邀請他去南韓,才湊數搞了個論文做借口。
怪不得寫的狗屁不通.
而且他和這個學生也不熟.有一半韓裔學生都叫“帕克”,自己隨便試了一下,居然對了
送走了學生,張日成開始收拾辦公室,這里已經騰空的差不多了,未來這里會屬于別的教授。
出辦公室的時候,一個張日成最不想見到的人,剛好將他堵在了門口。
奈爾,那個女說客,笑的很親切。
“張,我來給你匯報好消息的?!?br>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