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一種全新的東西,想要通過“語言”來解釋清楚其作用、先進性,是很蒼白的。
一不小心,就變成了長篇大論。
反而不如實打實的展現效果有用。
他們拍攝了無人機蜂擁而出,自行在田地上空巡游的畫面,拍攝了ZW-03在空中飛速撒藥的畫面,甚至很多鏡頭,干脆就是無人機拍出來的。
靈活運用了無人機鏡頭后,出片效果遠比之前預計的好的多,鏡頭感極強。
這些習慣了一板一眼拍攝的泱媽攝影師,甚至有了一種興奮感。
都有點饞無人機了!拍攝間隙拉住周瑞,想要問問這東西什么時候能面世,感覺電視臺會很需要。
以前想要獲得這種級別的運鏡,賊拉麻煩,需要吊臂,甚至是直升機。
這倒是周瑞之前忽略的一個市場,想來各個電視臺、制作方、劇組,都會有大量無人機需求。
回頭甚至可以派幾個人,去“華文傳媒”綜藝那里,試水一下將無人機和節目錄制結合。
村長也接受了采訪,笑呵呵的把無人機一頓夸,蹭了一下泱媽鏡頭,這可是可以樂呵好幾年的事情,之后又給周瑞等人張羅了三桌席面。
回去的路上,周瑞還接到了甘媛的匯報電話。
有些事情既然決定要搞,就齊頭并進,不再畏首畏尾。
“周總,關于專利的拆分和壁壘構建,華唯給我們推薦了一個專業機構,一批次已經提交了300多項國內、國際專利、按照您的要求,必須覆蓋全球大部分主要工業生產國尤其是發達國家。”
“年底前一共五個批次,總數會在1450件左右。”
和以往的“四象”、“畢方”這種,一輩子都不可能公開技術細節的東西不一樣。
無人機,尤其是民用無人機,需要更常規化的方法,保證其技術的優先性。
也就是構建壁壘。
這部分工作,周瑞之前就交代給甘媛了。
想要構建一個堅實的,難以被繞開的專利壁壘,不單單要對核心技術進行申請,還要對專利進行拆分,構建起一個網絡。
以無人機為例,從外觀,到布局,到設計,到材料,到生產工藝,可以拆分成無數個類目,每個類目下面還可以有不同的小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