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朱棣之所以讓人去監視陳堪的一舉一動,自然不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干。 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三日前,道衍和尚自大獄之中回來后,對他說了一句:“陳堪此子,可堪一用。” 三日前,他曾交代朱高煦去詔獄之中說服方孝孺為他起草即位詔書。 但剛入城的道衍在得知他派了朱高煦前去時,不由得大驚失色。 直言高陽郡王脾氣暴躁,方孝孺又脾性剛烈。 搞不好方孝孺要死在朱高煦手里。 連飯都沒來及吃便急匆匆的跑去阻止朱高煦的惡行。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么巧,道衍去晚一步,恰好便聽見了陳堪道德綁架方孝孺的那番話。 所以道衍回來之后,便將陳堪用來激將方孝孺的話一字不落的告知了他。 臨了,還在朱棣面前夸獎了他一番,說此子心思縝密,性情腹黑,可堪一用。 但陳堪到底能不能用,朱棣不可能只聽信道衍一面之詞。 所以才安排了密探去打探陳堪的底細。 這一打探。 陳堪去看宅子,被晉王府退婚,去十八坊消費,拒絕朱高煦的保舉這些事情便擺在了朱棣的案頭。 而了解了這些事情之后,朱棣除了在心里暗道這小子還真是夠倒霉之外,也不得不承認,道衍說的不錯,這小子確實是個人才。 尤其是陳堪對于晉王府退婚之事的處理方式,以及退完婚后和方孝孺之間的交談。 簡直就是人間清醒。 再結合他糊弄朱高煦的那些鬼話。 不難看出這小子是個精致的實用主義者。 懂進退,識利弊,有頭腦,又有勸降方孝孺的功勞打底。 這些才是陳堪能入朱棣法眼的主要原因。 當然,朱棣還不知道這個懂進退的家伙今天早上拍了他閨女的屁股一巴掌。 不然,也不會在這里敲打陳堪了。 用一個人之前,先敲打一番,這便是朱棣獨特的用人之道。 且越是人才,越需要敲打。 因為能談得上人才的人,大多都是聰明人。 而越是聰明,對于皇權的敬畏之心便越小。 若是不讓陳堪心中對皇權產生恐懼,朱棣又怎能放心用他呢。 至于陳堪說的方孝孺不讓他當官,朱棣全然就沒有放在心上。 朕要讓誰做官,還得征求你方孝孺的意見? 這些事情陳堪這個當事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此時,陳堪深刻的領悟到了一個道理,那便是,伴君如伴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