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僅憑秦沐一人來各方面指導技術(shù)根本不夠,等到后續(xù)所有事情同步進行,難免分身乏術(shù)。 所以,需要培養(yǎng)一批能夠勝任技術(shù)指導的人,他們不要求多高,必須要能夠接受新知識。 落榜的考生不能說他們差勁,畢竟這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對于現(xiàn)實意義并不是很大。 次日,李府要招收教書先生的事很快在那些趕考的人群傳播開來。 讓秦沐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來了一百多號人。 秦沐看著烏壓壓的人群站滿了院子。 “老吳,這些人都是落榜的?” 吳正極搖了搖頭,“不是呀,這些都是其他地方來洛陽參加秋闈的考生。” “一個兩個都不考試了?全來應聘工作?” “唉,你有所不知,這科舉看似公平公正,其實啊現(xiàn)在的考生都知道,在武后手底下做官太危險了,而且呀這些人又有幾個能中進士的呢。 據(jù)我所知,就算中了其他的,很有可能幾年都做不了官,朝廷給的那點錢,他們根本看不上。”吳正極極解釋道。 “奧,看來在這古代應屆生畢業(yè)也難找工作呀,教書先生怎么說也是個正經(jīng)職業(yè),先找好后路也是個明智的選擇。” 秦沐說完走上前去看著這些個書生一個個意氣風發(fā),其中不乏有富家子弟過來應聘。 畢竟在這古代能讀上書的都有點小錢,算是大唐的小康家庭。 “諸位考生,我李府今天招收教書先生,大家放心,只要符合條件都可以留下。” “敢問,您這李府是哪個李?”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個聲音。 秦沐知道這是在問家門呢,他們這些讀書人哪個不想做當官家的教書先生,這樣可以增加自己入仕的概率。 “木子李,有意見嗎?來的各位也有姓李的,姓張的,還有其他姓氏的,咱們往前數(shù)十代哪個祖上沒富過呀,李府只是個名稱,我叫秦沐,我照樣不是李府的主人。 你們來這兒是為了求職還是來攀關(guān)系呀?” “說說錢的事吧!” 秦沐看著眾人來回走動了一番,市場上招一個教書先生,從兩貫錢到幾十貫不等,可是這些人初出茅廬給個基本工資應該足夠。 “兩千五百文一個月。” 此話一出人群瞬間炸了鍋。 “兩千五!啊!” … … 秦沐湊到吳正極身邊問了句,“給高了還是低了?” 吳正極面露難色,“太高了,你可知道,那些四五品官員家里招收教書先生也不過兩貫錢一個月。” “家丁一貫錢,讀書人兩貫,很合理,無大礙。”秦沐念念碎到。 “靜一靜,靜一靜。”秦沐揮著手示意他們安靜點。 “接下來第一關(guān),我要考驗一下你們的解題能力。” 接著,秦沐拿出個木板,隨后在上面畫了一個直角三角形。 “接下來很重要,你們要認真聽。” 秦沐指著三角形的直角,“這個是直角,90度,其他兩個角都收四十五度,三個角加起來一百八十度。” 隨后秦沐又畫了一個三角形,“這個是九十度,這個是27度,那么剩下的角是多少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