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葉明植這個戰略,是以不斷的并購和重組,讓公司快速擴大規模,而這第一步就是優先以內部企業重組,成為新的集團公司。 這個模式對很多人都比較陌生,很多人聽完后都被這一番操作弄懵了,私下小聲議論。 “啪啪啪”。 葉明植現在沒有了之前的好脾氣,他重重的拍了幾下桌子,“我說話時都給我閉嘴”。 這一聲暴喝,包含了這段時間的屈辱以及不甘,他看向左手邊的李炳勝,冷聲說道:“你現在要做的,想辦法找到鋰電池領域專家,與他們達成合作并對外宣布,我們拓展新能源的事業板塊”。 “生產線不具備沒關系,我們可以找到規模比較小的企業由他們生產,或者通過訂單把他們并購過來。” “在之后的一段時間,你要在深海、京州成立研發中心,設立科研獎勵基金,刺激現在行業內部的所有人。” “這不代表我們就一定要真正去研發,你找到科研機構的目的,就是通過他們的嘴里說出,一種換了名字,但還屬于傳統范圍內的電池。” “最重要的一定要讓他們說出,你們正在積極研發某種新電池,這個板塊可以達到多少充電量、節約多少能耗、對社會對技術有多大提高等等。” “總之政府愛聽什么,你就說什么,這件事的目的就是獲取科研經費和資本投資,以及政府扶持政策,找到專家這件事要在半個月內做到,不能耽誤。” “第二:你現在要在公司營造出,我們要上市的氛圍,我要的結果就是這些員工,全都相信公司能做得好,相信公司的前景。” “公司文化馬上要改,設立黨支部,以軟性文化給所有員工洗腦,緊貼政府腳步,聘請一些退休老領導、老教授,來當公司的黨支部書記”。 “還有對你們員工,增強績效難度考核、增加每個工人每天的保底量、增加福利待遇。” “第三:財務部分,2010年你們收入是一個多億,運營成本多出了兩千萬,幾乎持平,如果你想做上市,那么這些必須要把他合理化”。 “第四:訂單問題和款項支付問題,如何提高市場,其實對傳統制造業來講,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那既然這樣我們換個思路,你說現在全國或者南粵,有多少家像你這樣的企業,我只說規模”。 李炳勝思考許久,“這個還真沒統計過,上萬家還是有了”。 葉明植點了點頭,“好,我們就假設有一萬家,這一萬家可能包括各行各業,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公司的所需品如何采購,市場是不是也要去鋪?” 他看著屋內幾十個怔怔發呆的人,“汪曉瑩,汪總我問你,你們服裝廠是干嘛的”。 “服裝廠當然是生產服裝賣衣服唄”,汪曉瑩有些不解,這個問題不是三歲小孩都知道嗎。 “沒錯服裝廠的核心就是生產服裝,你們所需要的棉綸、染料、機械設備、是不是都要從其他公司采購,形成了一個鏈條,我先不管你賣什么衣服,用什么模式,追本溯源,你生產的衣服是不是要賣出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