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片刻后。 葉明植回到了座位,拿起旁邊的茶,醒了醒神。 “馮總先說你的問題,你們公司每年業績在兩三千萬左右,利潤13%,在查你公司財報的時候,發現幾個問題”。 第一:“你們2010年為了降低稅款,購買了一批貨品,其中酒、茶和禮品這部分花了五十萬,我按照以往的訂單查了下相似的產品,價格差了三倍不止,還有你們近五年損耗不覺得有點多么?”。 第二:“公司財報記錄并不規范,應收賬款有幾筆一直沒有收回。還有一筆借款借給了一家公司快兩年了,沒還錢也沒有并賬”。 第三:“賬上流動資金太少,頻繁的由個人借錢給公司,在公司產生利潤的時候,以其他名義轉走,導致很長時間公司是虧損狀態”。 第四:“你們是電子通信行業的加工廠,市場部分主要是以工廠為主,為什么你們市場部的開支這么大?還有員工報銷的問題,買個釘子、茶杯也要報銷”? “在我看來這就是以報銷名義進行抵稅,而報銷的錢你們也以現金收回了80%”。 第五:“你們固定資產收益率為零,但我看到幾年前,你們用公司的錢買了一個資產,現在改成酒店了,雖然不是你們在經營,但租金怎么變成酒店房錢?” “也就是說你們在招待時,會把房錢變成租金抵扣?你們每年的住宿招待費有十幾萬嗎?我怎么還看到,有不少是你們員工?” 第六:“你現在的產量和訂單量,有一部分錢對不上,只看一兩年發現不出什么問題,如果把這公司成立后前六年拉出來,這也達到了幾百萬,這些錢你們是用現金交易的吧”。 第七:“我把你們這么多年的經營情況,做了趨勢分析圖,根據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發現你們隨時都有可能破產,如果不是我把訂單提高,你們現在增長率和利潤率完全不成正比。” “而你們的稅收這么久也一直沒變過,卡得太死了,這種情況不更改,就算證監會讓你上市了,你也是個垃圾股沒有流通價值。” 第八:“你們從沒有為股東分紅,而且你的工資也不高,但你個人開支貌似不小。我想你現在個人存款,最起碼也有幾百萬吧,這筆錢哪來的?能交代清楚嗎?” 第九:“你每年會以公司的名義,去4s店買兩臺車,價格在一百萬左右,你用車來抵債,同時抵扣你自己的收入分紅,這種沒什么大問題。” “但我看到財報上,寫你們經常購買二手車?而且是原價,近三年你們買車賣車這項支出不少,這不是這么玩的”。 眾人聽到葉明植的話,臉上笑容漸漸凝固,臉色越來越難看。 這些毛病不僅是馮源公司的問題,幾乎在座的都有。 葉明植看了看馮源,“其次就是你想上市這個問題,我現在告訴你能做,不過.....”。 馮源著急地說道:“不過什么?”。 葉明植說道:“我打算創業,時間沖突,如果你想要一個思路,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葉總請說”。 葉明植說道:“你最好找一家公司跟他重組,你收購他的公司,至于錢,一部分變成股權進行股改,一部分支付現金,這筆錢等融資后再給,簽訂收購協議時要正規些”。 “兩家公司重組,這件事一定要盡快促成,包括合并報表,把之前不規范的漏洞都找出來,業績提升、利潤增加、稅收增加,之后再找券商進行輔導,這部分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多家機構配合”。 “最關鍵的就是融資和包裝,上市的目的是融資,上市的方式是機構扶持”。 “說得簡單點,就是你把公司的未來包裝好后,他們通過你的公司去收割韭菜,上不上市不重要,上市股票多少也不重要,他們要的就是能堅持到第三輪融資,這就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