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少榮和魯小玉在車上聊了很多,又下車散步走著聊了很多,最后去了陳少榮在這邊的一個家,也是父親早年間在帝都留下的產業之一,陳少榮為她做了一頓飯,邊做飯邊聊。 然后飯菜上桌,邊吃邊聊,魯小玉對陳少榮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這男孩很透徹,看的很透徹。 比如陳少榮和魯小玉說,他參加小玉有約可以播出去,大家喜歡看,但這次單獨的訪談,沒必要播出去,也不用魯小玉去幫他解釋什么,因為所有人都會認為魯小玉是拿了陳少榮的錢在幫他洗白。 “那你就這樣一直被誤解?你不在乎嗎?”魯小玉說道。 “有什么可解釋的?當明星的,如果總想著去解釋,那多累啊,本身就是娛樂人物,非要把自己看的那么高干嘛,多累啊。 這世界有一個完美的人嗎?沒有的,有人喜歡就有人不喜歡,如果所有人都夸一個人,這個人一定是用某種脅迫的方式讓人必須夸他,夸他的人一定不是真心夸他的。 若批判不自由,贊美則毫無意義。 人最終還是要認識到自己的,人性就是不喜歡被別人批評,誰都喜歡被人夸獎,你有多么在乎別人的夸獎,就有多么厭惡別人的批評。 你有多么包容別人的批評,那么對于別人的贊揚贊美,你就會保持一種從容且理性的思考,不是每個批評都是惡意的,也不是每一句贊美都是善意的。 我不在乎那些惡意的攻擊是假的,但我越在乎,不就正中那群人的下懷了嗎?我如果表現的好,過得好,那些人不就越生氣越難受嗎?那么我可以讓自己快樂,為什么不去做快樂的事,我在乎那些多累啊。” 魯小玉細細回味著陳少榮的話,眼前的這名年輕人是她少見的,他把自己把人性看的非常的透徹。 “你說得對,是我太在乎一些東西了,所以我接受不了一些東西,一些關于我的評論我都不敢去看,害怕自己看完后生氣和失眠。”魯小玉說道。 陳少榮和魯小玉小酌幾杯,然后開門見山的聊起了合作,他出資讓魯小玉做節目,還是訪談節目,班底全部用魯小玉以前認識的人,她推薦的全要。 陳少榮還和魯小玉說了他的想法,他想做紀錄片,想做知識類的節目,雖然不賺錢,但最起碼可以讓一部分喜歡知識的人有個節目看,靜一靜思考一下。 這個點讓魯小玉又對陳少榮加深了好感,她哪知道陳少榮吃定了這歲數的人最講究情懷,最愛文藝那一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