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到鄭家幾十年來的商業記錄,朱由檢對古代中國放棄草原的原因,總算有了清晰的思路。 放棄草原的原因很簡單:草原提供的利益太小了。 在鄭家幾十年的商業記錄中,朱由檢沒有找到一個新的利益增長點。 草原能提供的始終只有牛羊肉,各種皮毛和馬匹。當然,鄭家還能得到一定的金銀。但很明顯,草原真正能大量提供的只有牛羊肉,各種皮毛和馬匹。 草原貧瘠的產出,所帶來的利益支持一兩個家族暴富還可以,但放到整個中原就太微不足道了。 草原單薄的利益,使歷代中原王朝面對草原都只能是從安全角度出發。 每個剛剛開創的中原王朝處在擴張期時,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把草原納入勢力范圍。 但開國最具有進取心的一代人故去以后,王朝進入穩定期。控制草原所需的投入遠遠大于產出的現象,就會讓中原王朝對草原越來越懈怠。沒有足夠的利益,草原就變成雞肋,很難讓人自發的去維護。 當中原王朝進入衰退期,草原也就完全失去了制約,開始出現混亂的格局。中原運氣好,在新的王朝建立前,草原沒能統一,新建的王朝就會把草原重新納入勢力范圍。 中原運氣差,在新的王朝建立前,草原提前統一,那漢人的磨難就來了。歷史上五胡亂華的南北朝,軍閥混戰的五代十國,漢人都差點被種族滅絕。 宋朝建立對漢人來說是個最大的壞消息。 自宋開始,漢人的尚武精神就被閹割殆盡。作為統治階層的士大夫從漢唐時期的文武雙全、出將入相,漸漸變成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自宋之后,所有的民族融合都是漢人在屠刀下被動的融合。 對整個漢民族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一種深入漢人骨髓的悲哀。 思緒到此,朱由檢感覺心中好像有一把火在燃燒,燒的他欲哭欲叫好不難受。 漢人想要復興,就要扭轉有宋以來對武人的歧視。面對幾百年形成的傳統,個人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羊毛、羊毛,這是朱由檢想到的改變社會觀念最好的武器。 毛紡帶來的利潤會改變中原對草原的態度,羊將成為草原的最大利益。有利益的引領,中原豪強會自發的向草原進發。 寬闊的草原將迫使漢人提高武備,漢人的武勇將在草原上復蘇。只有新興的利益才能讓朱由檢對抗傳統變得輕松一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