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面對可能帶來一場運輸革命的四輪車,徐光啟興奮欲狂。他不停的詢問朱由檢四輪車靈活轉向的原理。 面對徐光啟激動的追問,朱由檢卻沒有感到任何值得激動的地方。他把徐光啟的激動理解為一個科學家見到新事物的正常反應。他一臉理所當然的把四輪車轉向器,簡單的向徐光啟解釋了一下。 概括起來很簡單。整倆四輪車,就是相當于兩組兩輪車靠一個轉向圓盤連接在一起。 徐光啟一聽就明白了車子的原理,讓他又感到驚訝的是:聽信王的描述,信王還設計了一個很簡單的摩擦剎車裝置,這也是以往車輛所沒有的。 看到徐光啟又一次浮現出驚訝的表情,朱由檢打心底覺得,有必要這么大驚小怪嗎? 沒有剎車,速度過快出車禍怎么辦?前世就是輛拖拉機也有剎車啊! “太少見多怪了吧!”朱由檢心中暗自鄙夷徐光啟。 朱由檢說對了,徐光啟還真沒見過剎車裝置。 古代中國的馬車是沒有剎車的,剎車都是車夫依仗人力硬剎。就是郭德綱說的,靠腳與地面的摩擦系數剎車。 這輛四輪馬車,徐光啟才真正感受到信王的奇思妙想,他為信王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真的很好,信王的這些想法能夠給我打開一扇從未想過的大門,猶如基督教的利瑪竇教士所帶來的西式理念。神愛世人。” 想起故去的好友利瑪竇教士,所宣講的教義,徐光啟無比的感慨。說句有些褻瀆的話,“信王殿下還真有些像基督中的先知啊!” 徐光啟在中國基督教史上的名聲,遠超他科學家的身份。 他早在萬歷三十一年就接受基督教的洗禮,擁有了保祿(paui)這個西式教名。 中國基督教的歷史上他與李之藻、楊廷筠并稱圣教三杰。 作為一個虔誠的信徒,徐光啟一直在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推廣做著努力。 正是在他的影響之下,利瑪竇才能在中國打開局面,并正式確立了依靠傳遞西方自然科學,吸引士大夫階層加入教會,從而擴大教會的影響。這個正確的傳教策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