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代摹本?” 沈愈看到鄭從遠的表情,心中輕輕一嘆。 他知道鄭從遠所說的值錢并不是他真缺這點錢。 錢,鄭從遠真的不缺。 他買古玩古董除了淘寶的樂趣之外,其實與宋伯一般是想證明自己的眼力。 證明自己不是古玩圈子里的肥羊。 不是散財童子。 而是一位有一定收藏鑒定知識的古董大收藏家。 這種心情沈愈能理解,可他依然要實話實說:“很遺憾,無人可仿畫圣之筆。 “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模移寫。 “自古以來的大畫家,很少能夠六法兼備,而畫圣卻是六者皆備,六法俱全。” 沈愈此話一出,不但鄭從遠來了精神,就連在大廳外等待的七八位服務生都緩緩往門內靠了靠,豎起耳朵想聽一聽畫圣吳道子的故事。 “吳道子,本名道玄,世人尊稱吳生,少年時家境貧寒。 “神龍年在逍遙公,宰相韋嗣立門下做一個小吏。 “開元年間,因為吳道子有了一定的名氣,所以李隆基將其召入宮廷,最初任職供奉,后為內教博士。 “此時他方才改名為道子,自此以后名震天下,被畫史眾家稱之為畫圣,與書圣王羲之并列。 “吳道子少年時因為家里貧寒,最初并不是學繪畫,而是學張旭與賀知章的草書。 “因為不管是古時還是現代,學畫都是很燒錢的一件事。 “只是后來書法學的一般才轉為學習繪畫。 “這一學畫可了不得了,天賦之強悍表露無遺,《宣和畫譜》贊其有唐一朝,畫止于吳道子,其盡攬丹青之妙,悟道于天性,非積累刻苦所能致。 “這意思就是說,整個唐朝,畫最牛的就是吳道子了,至于為什么這么牛,不是每天唰唰練畫得到的,而是人家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傳說其執筆作畫,勢若風旋,落筆亦有風聲,在大同殿畫龍,成畫后,鱗甲飛動,每到雨天則龍身周圍煙霧升騰。 “宋代王讜所撰《唐語林》中有一則軼事是說吳道子畫驢,說吳道子訪僧,不見禮,遂于壁上畫一驢,其僧房器用無不踏踐,僧知道子所為,謝之,乃涂去。 “大致意思,吳道子去訪問某僧人,但是對方對吳道子很不禮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