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 青花瓷,全稱為:白地青花瓷。 因為名字比較長,又被簡稱為:青花。 毫無疑問,青花瓷在華夏所有瓷器中可說是名氣最大的那個。 不管是對于懂收藏的還是不懂收藏的,都是一樣。 因為那首名為“青花瓷”的歌曲傳唱度實在是太高了,大街小巷全是這首歌,雖然天青色等煙雨說的是汝瓷…… 事實上,青花瓷經高溫一次燒成后呈現的是藍色花紋,屬白地藍花。 既然是藍色的,按理說叫藍花瓷才對,但古人就叫它青花瓷,你不服也得憋著,誰叫青花瓷是人家古人創燒的呢? 在沈愈看來,青花瓷可說是華夏瓷器史上最成功的一種發明。 著色好,呈色穩定,因為青花鈷料是在瓷胎上繪制圖案,又外罩一層透明釉,還可以永不褪色。 并且青花瓷對于窯內的細節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注定會高產。 只有高產的瓷器才能廣為流傳,像柴窯瓷,汝窯瓷這種不能大量燒制的注定會消失在瓷器史中。 唐青花,宋青花已經是傳說,沈愈連個殘片都沒見過。 不過元青花到底存不存在,這對沈愈來說并不算是個問題。 沈愈認為元青花肯定有,但數量不多。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再牛的人也不可能造假把所有搞收藏鑒定的人都給忽悠了。 至于為什么古代沒有元青花這個叫法,也很好解釋。 沈愈的理解是,現在的元青花在古代是被當做明初“洪武青花”,“永樂青花”以及宋代青花瓷收藏的。 元代瓷器多是繼承宋代窯口繼續燒制,比如鈞窯,磁州窯,龍泉窯,以及瓷都各窯等。 其胎釉色澤很多與宋瓷無二,所以歸到宋代瓷器也不算意外,畢竟南宋到明初也就是八十多年。 最重要的一點,明初永宣青花用的鈷料也是蘇麻離青。 若是沒有元青花做鋪墊,工匠們是不可能運用的如此成熟,進而馬上就燒出永宣青花這種精美至極瓷器來的。 “咦,不對啊!”沈愈突然像是捕捉到了什么東西。 “古墓里的東西找自己鑒定,他們有病啊?墓里的東西還有假的?” 想到這一點,沈愈腦中開始飛快計算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