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重大情況通知: 重大情況!重大情況!請各位讀者都來看看! 首先要說的是:懇求各位讀者,近期一定要追讀啊! 這個事情很關鍵!很關鍵! 這關乎成績,也關乎很多東西! 然后呢,也借著這個機會,和各位讀者交流一下吧。 我其實一直都是很喜歡漢朝和宋朝的。 因為漢朝,武德充沛,不服就干。 兩漢四百年,就沒有怕過人的。 宋朝呢? 網絡上都說是大慫,戰五渣,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尤其是歲幣這種事情,讓人真的生不出什么好感來。 可另外一方面,宋代文化的繁榮、商品經濟的發達以及市民經濟的發展,卻又叫人向往。 尤其是越了解宋朝的社會,越了解那些歷史大事背后的細節,我就越好奇,宋朝到底為什么會變成大慫? 理論上,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技術上更是對競爭對手構成了碾壓。 此外,士大夫大臣們,其實也不算差,志氣也都很高。 那為什么大宋變成了大慫? 當我開始了解檀淵之盟,知道慶歷增幣,知道熙寧割地后。 我才慢慢懂了。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檀淵之盟,寇準拼命才拉住了真宗。 慶歷增幣,富弼拼死,才沒有讓遼人的獅子大開口得逞。 熙寧割地,王安石以為生平大恥!并最終因此事以及其他事情,憤然辭相。 自第二次罷相后,王安石更是不問朝政,只養花種草。 因為失望至極! 可是,北宋的那些皇帝,就真的都是廢物軟蛋? 真宗,雖然鬧出了很多笑話,也確實是個軟蛋。 可是,真宗時期,經濟和社會禁錮進一步解除,同時,引進了真臘稻,南方開始大發展。 仁宗時代,一度為了應對西夏,大幅度提高了軍費開支,也大大增加了百姓負擔。 可是戰爭一停,仁宗立刻著手,削減開支,減輕負擔,最重要的是他做到了——想想其他朝代的稅收,加了就減不下去的例子。 這一點,實在是了不起! 英宗在位太短,可也正是在他在位時期,奠定了后來變法的基礎。 至于神宗? 很多人評價志大才疏,也有不少人覺得是他的微操,導致了五路伐夏失敗和永樂城之敗。 更是因為他的膽怯,才有了熙寧割地。 可同樣是在神宗在位時期,雖然連連征戰。 可王安石和神宗卻聯手開始消消樂。 北宋禁軍和廂軍數量,在熙寧中分別被砍掉了三分之一和一半。 哪怕到了元豐時代,禁軍數量,也比治平時代,大大減少!廂軍更是被削減到二十多萬。 這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政治決斷的。 此外,整個熙寧時代,是北宋農民起義的最低點,幾乎很少發生農民起義和暴動。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正是在神宗時代,任用章惇開湖南,任用熊本、王光祖,治理瀘州,極大的促進了民族團結,也極大了開發了這些過去千年,只是名義上的中原版圖,實際上屬于原始社會的落后地區,讓這些地區從此就再也沒有脫離過中央統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