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下……殿下……”馮景看著失神的郡王,小心翼翼的呼喚著。 “哦……”趙煦回過神來,看向馮景,假作不經意的問道:“知道是哪位御史提的彈劾嗎?” 現在,御史臺的御史中丞是黃履。 黃履是老臣,是趙煦父皇信任的心腹,也是趙煦信得過的輔弼大臣。 上上輩子,趙煦就曾拜黃履為尚書右丞,為兩府三省的宰臣。 但,御史臺,從來就不可能是某一個人的一言堂。 再加上元豐改制,罷諫院之名,使得過去的諫官系統和御史系統合并。 這讓御史臺中的情況更加復雜。 此外,大宋官家們奉行大小相制,異論相攪的權術手腕,也在御史臺里摻沙子,這使得御史臺內部的御史們派系越發繁雜。 有些人,不到關鍵時刻,難以知曉其真正態度,更難以知道其真正立場。 馮景楞了愣神,然后搖搖頭:“此非臣所能知之事!” 趙煦點點頭:“我知道了!” 他走到書案前,拿起高太后賜給他的經書,假作讀書,心思卻飄到了遠方。 李憲案是個什么情況?趙煦心里面明明白白。 因為,上上輩子,章惇翻案的時候,順手將前因后果給弄清楚了。 當然了,在這個過程里,少不得用些春秋筆法,牽強附會到司馬光、呂公著頭上。 不過,大體脈絡是捋清楚了的。 假若趙煦的記憶沒有出錯的話,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在去年第五次蘭州之戰前,趙煦的父皇下詔,命李憲派人出使青唐董氈、阿里骨父子,命其父子出兵襲擾西夏側翼,以策應蘭州大戰,并要求董氈父子入京覲見。 李憲于是選了一個叫皇甫旦的軍官,擔任出使的職責。 但這個皇甫旦是個膽小怕事的,他出使后,到了青唐境內,遇到了西賊大將青宜結鬼章的阻攔,就不敢前進了——他自己說的,沒有旁證。 但,他回頭就欺騙李憲,說已經見過了董氈,并向董氈曉瑜了朝廷旨意,還說董氈同意了出兵。 李憲據此上報,但過了一段時間后,李憲發現,這個皇甫旦說謊,于是再次上報了事情。 就這么一個芝麻大的事情,落到了御史耳中,一下子群情激憤,紛紛彈劾李憲奏報不實,有欺君之嫌疑。 彼時,正值蘭州會戰進入到關鍵時刻。 朝廷一度和蘭州失去了聯系。 趙煦的父皇,迫于群臣壓力,只能同意御史們討論此事。 但沒多久,蘭州捷報來傳。 大破西賊數十萬,殺傷十數萬,斬首五萬有奇,李憲蘭州城下筑京觀。 這個事情自然就此打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