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要是今天在外祖父的壽宴上鬧出笑話,恐怕舅舅也保不住你。” “哼,你難道想要給宋玉書說情?要不是他,我們怎么會被周父夫子拒之門外?!如今我回不了長安,他倒是成了周夫子眼里的璞玉寶貝!” 結仇總有個緣由,王承業韓子琪和宋玉書的癥結,就在于周延年。 王承業從前實在長安生活的,因為犯了錯,被勒令回到桃花鎮這個小地方思過。 雖然他這一脈連同他的父親祖父一致都居住在這里,可是王家默認的是所有未長成的孩子都要在族學里面學習。 而王家的族學學堂,在長安。 一開始回到桃花鎮的時候,王承業總想著大伯父很快就會消氣,讓自己回去,結果他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接他回去的馬車。 而他的祖父則是下了命令,除非他能在周延年那里拜師,否則他是不會考慮再把他送回長安的。 長安城里的少年過得是如何紙醉金迷,這乏味可陳的小地方就顯得有多無趣。 為了早點離開這里回到長安,王承業自然想早點拜師,完成祖父的給他的任務。 韓子琪是借王家的光,一同隨王承業去王家族學里面上課的,現在王承業回來了,他要是繼續留著,不免會被人非議。 所以這一回來,他和王承業就成為了命運共同體。 可是不論是王承業還是韓子琪,都沒有想到過會在桃花鎮這個小地方,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野夫子給拒絕了。 周延年當著他們的面,直言他們不如宋玉書半分。 這種對于少年而言過于直白的點評,讓王承業惱羞成怒,也讓韓子琪對于宋玉書格外‘關注’。 不能找夫子的麻煩,他們自然就將矛頭對準了宋玉書。 偏偏宋玉書又不是個一嚇就腿軟的軟骨頭,所以幾次交鋒之后,王承業看宋玉書就更不爽了,甚至已經到了習慣性的看到這人就要給他找點麻煩的程度了。 說起來,其實也就是少年嫉妒心作祟。 不過對于宋玉書來說,可真的是無妄之災。 就比如現在 他被人無端潑撒了一身的茶水,而肇事者卻一副惶恐的樣子,讓人無法開口責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