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河無比專注,一門心思都放在修曲上面。 《海之詩》第一階段,他指出了十余處缺點,并且親自吹奏演示,改動了不少地方。 這些改動多數不明顯,頂多是音氣拉長或縮短,音調升高或降低。 但偏偏是這些不明顯的改動令得整首曲子格局大變,曲風都不一樣了。 好比兒歌變成了民謠,哪怕比不上國樂,但也極其悅耳,令人驚嘆。 柳芷晴終于回過神來,她這時心思也沉入了楚河的節奏,專心學習,只是眼中有著一絲揮之不去的難言情緒。 楚河又一次給了自己驚喜,而自己一開始并不信任他,似乎總是這樣,這個家伙到底會多少東西? “第二階段江河奔騰,不夠豐滿。大江大河奔騰,一定要有起伏。從高原沖入平原,驚濤駭浪,從平原流入大海,平緩遼闊,這是大勢。”楚河再次吹響海螺。 這一次,猶如銀河落九天,強烈的沖擊感令得眾人心靈一震。 浩浩蕩蕩的大江,仿若一頭巨獸,咆哮著向前沖鋒。隨后一腳踏入遼闊的平原,終于平緩了下來。 這一階段也有十幾處缺點,楚河同樣吹奏指正,他不懂什么是修譜,在他眼中,要修改《海之詩》就如同幫一個唱歌跑調的人找對調子而已。 也只有海螺三級的頂級大師能這么得心應手了。 柳芷晴一直點頭,間或偷看楚河俊秀的臉,復雜的情緒又涌上心頭。 外室,蘇慕煙瘋狂鼓掌,她情不自禁。樂于聞同樣驚嘆,他還記得上一次楚河吹的《The Song》。 那時就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正如方光松所言,流于表面,并非完美。 此時此刻,楚河沒有吹奏一首完整的海螺之音,他只是指正柳芷晴,可那斷斷續續的《海之詩》卻征服了所有人了,恨不得楚河一口氣吹完。 角落的方光松已經站了起來,他走近了玻璃隔窗,一眨不眨地盯著楚河。 楚河的水平比絕大多數老音樂家都要好,單論海螺的話,他絕對是前茅了。 天下器樂共通,方光松能感受到楚河的激昂和磅礴,那是他的心。 一如海洋之上的彩云,詩歌一般的優美大氣。 方光松蠕動了一下嘴唇,干瘦的雙手撐在調音臺上,身體微微前傾,仿佛這樣能聽得更仔細一點。 蘇慕煙在他后邊瞄了瞄,歪著嘴哼了一聲,嘚瑟不已,看你個老學究還能說什么。 樂于聞則扶住方光松,免得他摔跤了。這位老爺子年紀大了,今天又錄制了一個早上,勞累之極。 內室,楚河講解了《海之詩》第三階段,大江入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