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國內玩古玩的人開始大量往文物商店跑。上頭發現賣了半天結果收到的全是國幣,簡直賣了瘠薄。 最后出臺文件,規定了文物商店的上品只能用外幣購買這事。但具體是什么時候出的這規定,楊振卻記不太清楚。 也是因此,眼見幾名售貨員搖頭,楊振心里那是長松口氣。這些擔心,幾名售貨員自然是不知道的。 只是眼見楊振一進門就問有沒有規定商店里的文物只能用外幣購買,壓根沒有要挑東西的意思。 幾名售貨員便全都是情不自禁的臉色一沉,悶聲道:“小同志你這干什么呢?要不買東西的話就請你出去——畢竟我們這兒可經常有外賓出入,不是你們這些沒事干到處閑晃的人該來的地方!” “難怪人家都說這年頭但凡是經常服務外賓的娘們!” “就沒有幾個是不崇洋媚外,是不狗眼看人低的呢!” “今日一見,可還真是名不虛傳啊!”眼見幾名售貨員的臉色,楊振是忍不住的吐槽。 不過考慮到往后自己這買賣,說不準就還有需要這些服務員幫忙的地方。 因而楊振也就沒有半點發脾氣的意思,只是將肩膀上的書包隨意往柜臺上一放。 “剛剛才擦過的玻璃!” “你這破包能不能別到處亂放啊?”眼見此幕,幾名售貨員原本就不怎么好看的臉色頓時加倍難看。 一邊嘟囔數落一邊就要將書包都開拿抹布重新擦拭。然后幾名售貨員的眼珠子直接就凸了出來。 因為她們發現那書包雖舊。但包里放的東西,卻全都是成捆成捆的大團結! “這么多的大團結!” “雖說我們在這文物商店干,因為服務的是外賓,所以工資比一般的要高!” “但那一個月也不過就是四五十塊錢!” “他這書包里裝的少說也有幾千!” “那可是我們不吃不喝十來年才能掙到的錢啊!”想著這些,幾名售貨員瞬間變臉,滿臉堆笑的問楊振是不是想要什么東西,要不要她們給幫忙介紹。 “來你們這里,當然是要買文物了!”說完這話,楊振也不等幾名售貨員介紹,直接就大刺刺的表示自己雖然要賣古董。 但一般的古董自己可不要。只要官窯。而且最好還得是明宋以前的。 “明宋的我們雖然有!” “不過都不是官窯!”幾名服務員賠笑道:“我們這兒的官窯雖然有,但都是清朝的……” “清朝的啊?”耳聽沒有明宋之內的官窯,只有清朝的。楊振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過卻也沒忘了表示要清朝康雍乾的官窯的話那還勉強湊合。 要道光嘉慶之類的,那自己可不要。聽到這話,幾個售貨員那更是兩眼冒星星。 全都笑的兩眼瞇成了一條縫,竭力討好的同時問楊振喜歡什么樣的器形,她們也好針對性的拿出來給楊振過目。 “也不管什么器形了吧!” “只要是康雍乾的官窯,你們給我全都拿出來!” “只要價格合適,我全都要了!”楊振道。那壕無人性的模樣,直震的幾名售貨員那叫一個兩股顫顫,看著都跟骨頭都酥了似的。 其中兩個一看應該就還沒嫁人的售貨員更是各種爭奇斗艷,不住打聽楊振在哪個單位上班,有沒有處對象之類。 雖說但凡能在國營文物商店這種服務外賓的地方上班,那必然是經過了千挑萬選。 不但文化還是氣質,便是容貌身段那都有極高要求。只可惜過來的時候才見識了何問蓮的q彈軟糯,此刻幾人在楊振的眼里便全都變成了庸脂俗粉。 索然無味。因而面對兩個售貨員的各種暗送秋波,楊振是不為所動,只是催著趕緊把東西拿過來,自己還有急事。 無奈之下,幾個售貨員也只能放棄了爭取機會攀高枝的想法,將楊振所要的官窯瓷拿過來。 此文物商店你符合楊振要求的官窯瓷只有兩件。一件是康熙五彩大盤,一件是乾隆時期的粉彩筆筒。 因為不懂,楊振也沒怎么細看。只是瞅了瞅品相沒有什么磕碰之后,便直接問多少錢。 “五彩大盤四百!” “粉彩筆筒三百八!”售貨員道。 “這么貴?” “能不能給便宜點?”想到在前海黑市嘉慶朝的一對瓷器都才兩百來塊。 聽到這價格的楊振下意識的就要講價。只是話沒出口,楊振便想起國營商店明碼標價的規矩。 再看看幾名售貨員那滿眼崇拜的小星星,就差沒喊一聲小帥哥你太壕了,人家好愛你的模樣……講價之言,楊振有哪兒還說的出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