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此之外,程勇還有很強的領導才干,雖說是因為父親病情問題才開始突然沾染仿制藥,可從決定下來到正式賣藥,完成銷售架構的速度是非常可怕的,面對藥廠提出的代理條件,他通過挖掘呂受益這個人才擴充團隊,再到找人做翻譯開拓藥的市場,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都通通體現(xiàn)出了他的組織領導能力。” “當然,其中令我我最為看重的和震撼的,還是程勇做人的情義和良知!” “影片中最讓人動容的無疑是警察曹斌在病患群里一個個盤問的那個場景,說實話,我以為那個站起來的老太太是受不了壓力想揭發(fā)程勇,誰知道她站起來說了一通,都是在維護賣仿制藥的程勇,令我顫栗異常。” “程勇的個人魅力就是這樣,他是一個有良心的藥販子,對朋友講義氣,對病人更加有情意。” “假藥販子在警局的袒護,黃毛的義無反顧,無疑是對他最好的尊重。” “他把進價2000塊錢的藥以500塊錢賣給了病人,警察實施抓捕,甚至沖在前面引開警察的主意,這一刻,他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藥販了,而是一個大無私的‘藥神’!” “解救所有用不起藥的窮苦人,他的言行所表現(xiàn)出來的良知,簡直是讓人敬佩不已!” “最后我想說的是,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好人,也都是壞人,無非是立場不用而已。” “主人公程勇是個壞人,走私販賣藥品,他也是個好人,不斷的救人,讓那些病患延緩痛苦。” “病人是壞人,參與到走私之中,他們也是好人,只是想活著而已。” “警察是壞人,他們的抓捕會令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他們也是好人,打擊走私,懲戒犯罪。” “藥廠代表是壞人,藥價高,病人因此喪命,他們也是好人,生產藥是為了救人,維護市場也是為了長久。” “導演是好人,拍這樣的片子并且上映,引起社會關注,導演也是壞人,畢竟是一部商業(yè)片,賺錢為目的。” “觀眾都是好人,支持票房,認同社會不良,觀眾也是壞人,這不良何止一處,該吶喊時為何要躲藏?” 難怪這篇文章會火。 簡直是將程勇角色形象描繪的入木三分。 真實到不能再真實了。 網友們看的是深以為然。 然而讀到最后一句話時。 這些人忽然有些坐不住了。 每個人都演繹了好人與壞人的身份。 合著就差他們了唄? 好人是貢獻票房。 壞人是搖旗助威。 不行! 得趕緊幫著再宣傳宣傳。 哪怕這部電影已經足夠紅了。 可他們卻是不愿意放棄這個能演繹雙面角色的機會。 網友們急忙開啟了夸贊大會。 而在眾人的努力之下。 《我不是藥神》的觀影廳場場爆滿已經是基本操作。 更離譜的是。 后面五天左右的座位幾乎都被預定了個干凈。 但凡是人流量多的地方完全不用想著當天看。 “臥槽,看場電影這么難么,你們瘋了是不是?” “我嘞個去,提前三天都沒票了,能不能給我個機會啊。” “別買了,求求你們別買了,這部電影真的不好看,讓我去看吧,你們看別的不行么?” “真尼瑪服了,開車跑了三家影院,全都滿了。” “哈哈,我們這人比較少,湊巧趕上一個座位,這部片子是真火啊。” “電影院進不去,氣的我本來想去網上看劇透的,但是又忍住了。” “千萬別看劇透,不全面,這么好的電影,必須得親自去看才有感覺。” “說的簡單,哪有票啊,這他么太難買了,耽誤多少時間得。” “俗話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莫急。” “果然,狗還是你們狗啊。” 另外一邊。 辦公室內。 看著這幾天統(tǒng)計出來的票房數(shù)據(jù)。 邵曉剛除了皺眉就是嘆氣。 要不時而搖腰頭。 把負面情緒集合了一個遍。 上映前三天。 《碎片拼接》的票房是9871萬。 還算是不錯。 跟預期沒太大的差距。 穩(wěn)住的話后面有得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