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兩種極端化的分化中。 專輯銷售回饋呈現(xiàn)出了高開低走的現(xiàn)象。 初步發(fā)行階段。 這張《dreamer》專輯賣的很火熱。 勢頭上跟之前那四張專輯也沒什么區(qū)別。 啟用的是火箭推進裝置。 因為大部分人在一開始還不知道這張專輯里面是個什么性質(zhì)。 都是念及‘鯨落’的名頭先買為敬。 一個晚上的功夫。 就把下載量沖到了240多萬。 非常的恐怖如斯。 然而這個狀態(tài)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 第二天。 經(jīng)過網(wǎng)友們的多渠道信息傳導(dǎo)。 銷量瞬間就出現(xiàn)了大幅度跳水。 直接被腰斬。 只有140萬左右。 而且還在不斷的下降。 評論區(qū)內(nèi)的褒貶不一。 給這張專輯蒙上了很多爭議的點。 因為語種或是排外等多方面原因。 后續(xù)很多聞訊而來的人們是不愿意花這個錢的。 哪怕是一向在創(chuàng)作質(zhì)量上有保障的鯨神也不行。 整體跨度太大。 大到觸碰了很多歌迷的底線。 完全接受不了。 況且就鯨神做的這個事情吧。 好像至今為止都沒有先例呢。 任何國家的歌手也沒有說完全用國外的語言來打造自己的整張專輯啊。 占比能達到三分之一就破天荒了。 鯨神可倒好。 從腦袋瓜到腳底板。 徹徹底底的全部改頭換面。 好聽點講。 這是改頭換面。 不好聽的講。 完全本末倒置。 “抱歉,這張專輯我就不買了,還是下一張再說吧。” “我看評論區(qū)說專輯里面全是英文歌,一首中文的也沒有,什么情況,整的我完全不敢下手了。” “是真的,我買了,沒一首中文歌,直接無語了。” “臥槽,這么狠么,全系英文狂飆?” “沒錯,有點后悔,買太快了。” “我看《女團創(chuàng)造營》那會兒就覺得苗頭不對了,x女團可是唱了兩首英文歌。” “這叫個事么,不就16塊錢么,支持我鯨神一波又如何。” “哈哈,這倒是,就算這張專輯不太行,但前面的四張專輯還是封神的存在。” 大部分歌迷還是比較克制的。 或是繞道離開。 或是簡單的吐槽下。 沒太往心里去。 但也有一些不理智的網(wǎng)友在。 玻璃心。 喜歡上綱上線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直接從鍵盤平民晉身成為鍵盤俠。 無腦輸出。 “我只能說這是一張前所未有的垃圾專輯!” “操,玩崇洋媚外是不是?真尼瑪丟人!枉我這么喜歡你。” “全是這種歌,好惡心。” “取關(guān)了,什么玩意。” “走了走了,以后不會再聽你的任何專輯,立帖為證。” “看到你發(fā)專輯我本來挺高興的,結(jié)果就這?鳥語就這么香?讓你連自己的底線都摒棄了?” “這么喜歡英文歌,怎么不直接換國籍?” 黑子人數(shù)上雖然不占優(yōu)。 但論起沒素質(zhì)。 還真沒人是他們的對手。 你跟他們講道理。 他們跟你耍流氓。 你跟他們耍流氓。 他們又化身成偽君子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zé)你。 角色來回的切換。 辨也如此。 不辨也如此。 粉絲們氣的直夠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