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中秋詩會的基礎玩法雖然是老規矩了。 但對家眷們來說不是很友好。 前面的這三關。 一人一卡。 完全不能通用。 想要全部進去的話。 那么就得都答出來。 缺一不可。 別看性質上是所謂文學交流的聚會。 非正規比賽。 可也給眾人們分出了一個層次出來。 低端玩家有低端玩家的圈子。 高端玩家有高端玩家的圈子。 不一樣的。 倒也不是說歧視誰。 畢竟前面這些小題答不出。 后面進去也是白扯。 以文會友。 總不能胸無點墨吧? 那絕對融不進去的。 好在規則上面也留出了一部分的人情味來。 想進去看熱鬧。 也不是沒機會。 不能換題。 但一家人當中。 互相幫著想想卻是沒有問題的。 比如說林皓他們就屬于家庭組的第一梯隊。 一家三口加上虞爸的兩位好友。 三關全過。 穩穩當當。 很快。 一行人溜達到了菰雨生涼軒這邊。 青瓦屋面。 類似黃瓜形狀的環脊。 由三間小屋串聯組成。 進來后。 里面陰涼爽潤舒適異常。 按照石碑上的介紹所寫。 在這地面之下。 有三條水道將池水引來繞行其間。 無論多么炎熱的夏季。 都能始終保持著清涼。 在正對中堂門口的墻上。 現如今正貼著一幅對聯。 “種竹養魚安樂法,讀書織布吉祥聲。” 倒是能看出園主當年的愜意寫生之態。 此時。 涼軒內的人不少。 粗略看去。 七八十個肯定是有了。 外面的答題時間還沒結束。 時不時的還有人趕過來。 虞爸三人又碰到了熟人。 上去聊天了。 林皓和虞蘭馨則是站在窗戶邊望著湖面風景打情罵俏。 “你最近是不是變胖了。” “啊?沒有吧?” “那為什么你在我心里的分量變重了。” “少來。” “你還記得我屬什么的么?” “狗吧。” “不對,我屬于你。” “噗!”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咱倆玩個成語接龍怎么樣?” “好啊。” “那我先來,名公鉅卿。” “卿卿我我。” “我喜歡你。” “.” 土味騷話一個接著一個。 林皓心思壓根完全就沒有在這場文學的交鋒之上。 反而是弄的虞蘭馨一陣面紅耳赤。 二人如此鬧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 以作協副主席梁偉為首的各位大師們才姍姍而來。 這也意味著后面不會再有人過來了。 真正的正賽。 實際上就這百十來個人能參與進來。 “這次中秋詩會,主意雖是的交流文學,可為了讓大家能認真起來,跟往年一樣,我和幾位大師可是再次掏出了珍藏的家底。”梁偉再次拿起了話筒組織了起來:“至于最后到底花落誰家,那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明白。” “好嘞。” “梁老師出題吧,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就是,梁老師,來吧。” “早就等著了。” “梁老師,給您的寶貝贏走了,您可別生氣。” “今年我可要笑納了。” “哈哈,今年怎么也得拿一件回去才行,爭取不虛此行。” 眾人熱絡至極。 一個個看著也都挺有信心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