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趙婧的提議。 唐洪洲思索了一下還是決定答應了下來。 她既然不是漫畫的作者,那主動權顯然不在自己這邊,適當放寬一下條款倒是沒什么大問題。 先留住這個作者再說。 另外。 首印的多與少暫且先放一邊。 維持盈利就是編輯部現在的主要目標。 當然。 他心里多多少少也明白這部漫畫的上限不會止步于5萬冊。 或許更多一些。 但是20萬冊的加印量那絕對是開玩笑。 對方有錢是一回事,但這種信心不知道源于什么,屬實是太夸張了一些。 歸根結底。 還是對市場的了解太淺薄了一些。 本身么,實體漫畫相比起其他的娛樂藝術那就是個小圈子一般的存在。 讀者呢,不算少,但每年也增加不了多少,可作者呢,卻是層出不窮。 畢竟手繪的門欄比較低,想吃這碗飯的人太多了,偏偏像他們這種的小編輯部養活了不少人。 唐洪洲并非不承認這部漫畫的厲害之處,不然也不會召集眾人開會商量研討了。 他甘愿將首印加到7萬冊,這已經足夠體現他的誠意了。 但是編輯部不是單獨為趙婧一個人服務的。 如果把資源都給了你。 那別人怎么辦? 還出不出版? 指望這一部漫畫養活一個編輯部么? 不現實啊。 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保守點。 前5萬冊正是漫畫的暢銷期,對方竟然打算一分錢不要。 唐洪洲明白,這是對方覺得漫畫會在中后期發力。 想要賭一賭。 利潤固然存在,可風險也很大。 而自己這邊呢。 風險就要小的多了。 如果能夠踏踏實實的賣出5萬冊,那對于編輯部和自己來說,絕對是一件不錯的事。 看好是一回事。 市場又是一回事。 誰也不清楚這部高質量的漫畫到底會不會被讀者接受。 但自己。 絕對是最穩妥的一方。 譚志飛就料到是這樣一副局面。 想開口說些什么。 但最終還是化為了一聲嘆息。 后面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擬定合同。 雙方簽字。 而關于作者署名這方面。 趙婧本身用的就是原名。 寫在作者助手這一欄自然沒什么問題。 而作者名。 她原是想把林皓的名字寫上去,但想了想還是覺得問問對方才好。 接到趙婧的電話,林皓那邊便一口拒絕了。 他本身就是喜歡呆在幕后掙錢的性格,當然不能同意用真名了。 至于怎么取。 讓她看著辦就是了。 趙婧倒是沒想到林皓會這么說。 思索了一下。 還是幫他想到了一個。 織夢者! 沒錯。 就是織夢者! 趙婧不禁有些佩服自己的腦洞。 這家伙本身就在高達漫畫中展示了所謂‘新人類’這個詞匯。 而新人類在某些方面是強于普通人的。 身位宇宙移居者。 打破常規現實的認知。 他們做的事情都是超前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