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于是,周游等人也都開始思索著該如何以【心悟】為題,作出最后一篇詩詞。 可他們的心卻是亂了。 又如何能再作出好的詩篇呢? 十三個人皆喊著要作詩,可是又無人敢第一個提筆。 而就在這時,少年郎的第五篇詩詞,也已經書寫完成。 “最后一篇【心悟】,周老板,拿去吧。” “好!” 周有福立即笑著走了過去。 而茶樓中的眾人則是看了一眼點燃的線香。 剛剛過半! 半柱香的時間,詩成五篇! “什么?!第五首也……作出來了?” “他都不需要想的嗎?” “為什么會這樣啊?” 周游等人皆是想不通。 可周有福卻已經拿起了第五張白宣紙,大聲的誦讀起來。 “第五篇【心悟】!”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詩一出,場中終是再現安靜。 人人心中皆在默誦著這篇【心悟】之詩。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不正是當代讀書人心中所思,心中所想嗎? 為何要讀書? 不就是為了將來有一日能出人頭地,能博得美人垂青嗎? 一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堪稱是直刺讀書人的內心深處。 還有比這更直接的嗎? “好……好詩啊,這詩真是說出了我們讀書人的心聲!” “是啊,有此一篇【心悟】,今日這場斗詩會,怕是要傳遍大獻了!” “我等能有幸親見這場斗詩會,實乃三生有幸啊!” 場中讀書人,皆是感嘆無比。 三年閉足草堂無人問,一篇《聶小倩》名震滿銀華。 接著,辯難文會上的鬼神之論更是驚艷絕倫,再加上一篇《水莽草》感化惡鬼向善。 李歲酒之名早已響徹銀華府。 而如今,半柱香的時間,詩成五篇! 無論哪一篇,皆是經典之作。 特別是這第五篇【心悟】,更是堪稱舉世無雙。 “好一個李歲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