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謙謙生日前一天,張宇之和苗素琴乘飛機從西京過來,路安之到機場去把二老接上,張宇之在車上還說想找個飯店吃飯,然后看看飯店有沒有什么現成的活動,給謙謙舉辦個抓周儀式。
“西京那邊大一點的飯店都能做這種活動的,東西都是現成的,什么筆墨紙硯啊算盤硬幣啊吃的玩具啊都有,到時候直接擺上,讓謙謙抓就行。”
張宇之如是說道。
然后路安之就說:“爸,這事我和素馨也說過了。素馨的意思是,纖纖那會兒沒有抓周,謙謙現在就別弄了。反正也不過是個象征性的儀式而已,沒什么必要。讓兩個小孩子開開心心的最重要。”
張宇之說:“一歲的事,纖纖又不記得。不需要這么計較吧?”
苗素琴卻推了張宇之一眼,反駁說:“什么就不需要計較了?到時候謙謙抓完了周,纖纖跟你問起了她小時候抓了什么,你怎么回答?隨便編一個騙她?那不是帶壞小孩子嗎?虧你還是老師!”
張宇之無語道:“我又沒說要騙她。”
苗素琴道:“反正我就覺人家素馨和安之兩口子考慮得挺對的。那會兒生謙謙以前咱們就說過了,要一視同仁,現在就應該做到。這種小事上不注意,什么事情上注意?抓周而已,不抓就不抓,咱們過好生日,讓兩個孩子都高高興興的就好。”
就這樣,張宇之同意了苗素琴、路安之和張素馨的意見,沒有再提抓周的事。
而后回了家后,眾人一番商議,都同意就在家里做飯吃,圖個熱鬧自在。沒必要到飯店去,吃的飯也不對胃口。
——尤其對張宇之和苗素琴來說,習慣了西京偏咸口味的他們,總是不怎么待見海都偏甜的口味。
而第二天王萍等人來了以后,一起熱熱鬧鬧地到廚房里準備午餐,頓時和張宇之、苗素琴有了共同語言。
說起在家里吃飯還是去飯店的話題,王萍就說道:“還是在家里吃飯好,海都飯店的飯我也吃不慣。太甜了!不過長青他們應該能吃得慣,他們是本地人。曉琴也能吃得慣吧?”
宋曉琴點點頭,說:“我還行,我哪里的都能吃得慣。但相對而言,肯定還是更喜歡吃甜口。素馨剛來海都的時候,也吃不慣我家的飯,后來才慢慢適應了。”
“是嗎?”
苗素琴看了張素馨一眼,“我還以為你什么地方的飯菜都能吃得慣呢。”
張素馨道:“那怎么可能?媽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到現在也是這樣,吃其他都還行,就是不能吃辣。”
王萍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外國菜來了咱們這兒都還得跟著變口味呢,咱們國家這么大,天南海北的,互相不適應也正常。適應不了外面,在家里做飯就是。我就天天在家做飯呢,從來不出去吃。”
其他人都點頭表示有道理。
一家人再加上王萍、許長青一家、李會明一家、宋曉琴和梁喆,家里鬧哄哄的,甚至都有些擠了。
不過這并沒有什么關系,反而顯得熱鬧。謙謙見到家里來了這么多人,還有點小興奮。
纖纖還把許冉冉和光光這兩個好朋友介紹給了謙謙,雖然謙謙聽不太懂姐姐在說什么,但他還是很高興,“啊啊”地叫喚著,開心極了。
而到了中午,吃過了午飯,一眾人就看著家里的好幾個蛋糕開始發愁了。
因為取消了抓周打算的原因,今天上午的時候,張宇之就著急出了門,表示弄不成抓周,就要給謙謙弄一個好點的蛋糕。總之不能讓謙謙的生日什么也沒有。
他說這話自然又引起了苗素琴的一番嘲諷。苗素琴說謙謙現在還這么小,又不能吃蛋糕,買來那不是浪費?張宇之卻不管她,只說謙謙不能吃還有纖纖呢,生日總是要有些儀式感。
說著就出門了。
之后路安之和張素馨都聽到了苗素琴的嘟噥:“生日要有儀式感……我也沒見你給我儀式過啊……”
夫妻倆都覺得今晚散場后張宇之沒得好了,就算現在沒事,等回了西京,怕也沒得好。
……
結果張宇之買回了蛋糕,其他人陸陸續續地來,王萍來時、許長青來時、李會明來時、宋曉琴和梁喆來時,又都買了蛋糕。
到了中午午飯以后,一眾人看著桌子上擺著的五個蛋糕,怎么能不發愁?
最后還是路安之拍板道:“咱們就先吃我爸買的這個吧。其他的你們走時都分了,一家拿一個,別放我家都吃不了,浪費了。”
眾人紛紛點頭:“也只有這樣了。”
于是其他蛋糕都被放在了一邊,路安之端了張宇之買的那個蛋糕過來,拆開了包裝盒,上面的王冠裝飾,也試著往謙謙的小腦袋上戴了戴。
可惜這小家伙腦袋太小,紙做的王冠對他來說有點大了,他戴著累贅,沒一會兒就把王冠甩掉了。一眾人都不由笑了起來。
小家伙被眾人簇擁著坐在主位上,看著大人們還有哥哥姐姐們開懷大笑,還有些莫名其妙,不懂是怎么回事。
蛋糕被擺好了,插上象征一歲的一根蠟燭,點燃。謙謙兩只純真懵懂的眼睛定定地看著燃起的火苗,有些被吸引住了。
“弟弟,快吹。把蠟燭吹滅。”
纖纖催促弟弟。
然而謙謙才一歲大,哪里懂這個?
跟謙謙說了半天,見謙謙不懂,就說:“哎呀,弟弟不會吹,要不我吹吧?”
眾人都笑了起來,早看出來了,是這小丫頭想吹。
這小丫頭,還找理由呢。
“弟弟不會吹,你替弟弟吹滅吧。”
路安之說。
“嗯嗯,好。”
纖纖眼睛一亮,痛快地答應了一聲,“噗”地一下,把蠟燭上的小小火苗吹滅了。
小丫頭心滿意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