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庾獻一夜待機,已經成功說服了自己。 承認別人的優秀,很難嗎? 不,這正是走向自我成熟的一步! 何況面對的是堂堂郭巨佬。 郭巨佬在歷史上就路子野,手段邪,就連左先鋒都說他生來絕世。 我惹他干嘛? 只要我慫的夠快,郭巨佬就來不及生氣。 庾獻做著心理建設,董扶在旁莞爾,“善。儒道雖不相為謀,但說到底都是自我修為的門徑。我儒門弟子每日三省吾身,追求的也是內心通達。” 說到這里,董扶不動聲色的說了一句,“我看國師年少,正是勤學的好時候,多讀一些經典,或許有觸類旁通的地方。” 庾獻耳中聽著,口中敷衍道,“儒學我自學過,也頗有些心得。。” 董扶聞言一奇,這倒在他意料之外。 這下,董扶的精神頭一下起來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每隔幾代就有黃老之學跳出來蠱惑天子。 若是能把這個道家國師度為儒門弟子,那可是功勞不小。 董扶生怕庾獻誤入歧途,學的差了,主動開口詢問道,“不知國師是隨哪位大儒做的學問?不知可否和董某印證一番?” 庾獻回過神來,似笑非笑的看了董扶一眼。 他曾經冒用吳起的身份拜子夏為師。 經歷過白虎觀中那件事情,庾獻已經徹底端正了態度。 無論如何,學到知識不是假的。 不管庾獻冒用的何人身份,又是在什么樣的狀況下,他學到的終究是子夏的學問。 正如子夏對他所說,“你就是你,和我們什么時候相見,有什么關系呢?” 從這個角度來說,自己正是孔門十哲子夏的弟子。 單論輩分,庾獻身為孔圣人的遙傳徒孫,比這個牛逼哄哄的儒宗董扶都不知道高多少輩。 庾獻有心作弄,張口吐出一口清氣。 這道清氣之中五德氣息糾纏,雖然微弱,卻精純至極,剔透的毫無一絲雜質。 董扶只看一眼就臉色大變,情不自禁的斂容正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