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背后偷襲-《南宋之霹靂風云》
第(2/3)頁
聽說這萬家堡守軍比橫原堡少了許多,但其地形更加易守難攻,顯然不是一支輕裝的偏師能攻克的。
“大人,霹靂軍所仗不過是火器而已。雖然雞冠山中有幾十個寨子,但能生產火器的不過是萬家坪和琉璃壩。這雞冠山與小人常年生活的鶴鳴山乃是背靠背。我手下說有一小路通往琉璃壩,雖然道路極險,但仍可一試。”見密者火里不可置否,朱豬兒說道。
要是尋常的攻伐之中,密者火里定然會拒絕這個建議,這個偷襲看似靠譜實則風險很大。
但形勢比人強,當前蒙軍對橫原堡并無良策,能用的只有挖地道一種方法。
先不說橫原堡守軍肯定有應對之法,光是地道掘進到堡壘內都得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即便順利打下橫原堡,山中萬家堡也是難啃的骨頭。束手無策之時,密者火里對于朱豬兒之計如獲至寶,就好比溺水之人遇見漂浮的稻草,無論如何也要抓住,看下能不能救命。
密者火里命令從軍中抽調精銳,由朱豬兒領著依計行事。在偷襲偏師的規模上,密者火里曾有過猶豫,人數少力量弱,即便偷襲成功也會被迅速反殺,對戰事不會有什么作用。
人多了動靜大難以隱藏行蹤,讓對方有了準備,屆時偷襲會變成正面強攻。
多方盤算之下,他決定抽調五百精銳戰力。這五百人中有一百蒙古弓箭手,一百蒙古漢軍,還有二百名新附軍和一百名精壯民夫。
蒙古士兵驍勇善戰不必說,那二百名新附軍也是從幾千人挑選出來擅長山地作戰的精銳,戰力不在蒙古射手和蒙古漢軍之下。
至于一百名民夫,是用來幫助開路和背負重物,以保存士兵的戰斗力。
朱豬兒領著人先到了大邑城,再從大邑城折向鶴鳴山中。這段路雖有兩百里,但只花了三日時間。
除了道路順暢外還因全部騎馬。新附軍士兵和民夫不會騎馬,故蒙古人挑了不少性情溫順的騾馬供其乘坐,又與馬鞍牢牢綁在一起防止摔下馬。
到了鶴鳴山中道路便越來越難走,朱豬兒派人將馬匹送回,自己領了人開始朝雞冠山進發。
由于原有的羊腸小道荒蕪已久早已不可辯,領路的向導也時常迷路,常走偏了方向甚至走到斷崖無路處。
正值夏日樹木葳蕤,需要邊開荒邊前進。民夫們賣力地揮刀砍伐,一天之內要砍壞幾把刀才勉強砍出僅能容一人通行的道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