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子,可不可以請你幫我看一看這本書上,就是這里,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初見將手中的書本翻到某一頁遞了過來,指著上方的幾行字,笑著說道。 周清暮微微皺眉,接過書本,循著她指著的那處看了過去。 隨后,周清暮只是看了一眼,便笑著為初見解釋那段話的意思。 這是一段人間書院之中先生大多會講的一段詩詞,據說是出自很多年前的一位詩壇大家之手。 “昨夜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字字動人心魂,在周清暮為初見大概解釋了一番其中意思之后,也順帶講了講這首詩的故事。小姑娘聽得淚眼婆娑,幾番擦淚。 世間女子,又特別是像初見這樣久居山林少有讀書的女子,對于愛情二字,自然是心生向往。 在聽說這些個悲情故事,難免淚沾襟。 見此情形,周清暮只是嘆了口氣,便出聲安慰:“姑娘,這本是書中言,縱使為真,又何故憂傷???” 初見眼眶紅潤,聞言抬頭看了一眼周清暮,又伸手擦了擦眼淚。 但好像這位姑娘依舊憂愁,眼淚竟是又嘩嘩掉個不停。 周清暮見狀,不知該說些什么,只好站在原地靜靜看著身前姑娘,卻不由得心生惋惜。 也不知林姑娘如今,又如何了? 正當周清暮微微出神之時,初見竟是一下子抱住了周清暮,依偎在周清暮的胸膛,草帽都險些落地。 這可給周清暮嚇壞了,連忙向后退了一步,與初見姑娘分隔開來。 初見姑娘倒也并非不講道理之人,只是在看到周清暮退后后,眼中浮現出歉意,又馬上擦了擦眼淚,眉眼彎彎:“周公子,我們繼續走吧!” 周清暮看著那張小草帽下的微微泛紅的面龐,短暫一怔,便馬上笑著點了點頭。 隨即,一位早生華發的青年,一位頭戴草帽的姑娘,就這般迎著晚風走在鄉間道路上。 初見拭去眼淚后,依舊談笑,絲毫不覺得疲倦,常常翻著手中書卷,一個接一個問題向周清暮接踵而來,也不在乎周清暮是否疲倦。 人間純真,莫過于此。但這往往是最好的狀態,可以悲傷,也可以很快忘記悲傷。 周清暮在回答身邊姑娘的問題的同時,手中也緊緊攥著一個令牌,一個刻著“楊”字的令牌。 其實周清暮的內心是無比擔憂的,因為走了這般久,他還未曾感受到楊照的半分氣息。 哪怕是已經隨著那羅盤來到此處,手中帶有楊照本源氣息的令牌甚至都未曾有過異動。 如若那位少年道士所說不錯的話,那羅盤應當是能夠將他帶到楊照如今所處之地的,但現如今的景象,顯然并非他所愿。 只希望如今楊照還尚且并未有著危險。 如若是因晚來一步從而鑄成打錯,周清暮一輩子也不會原諒自己。 這般想著,連周清暮自己都未曾注意,他竟是絲毫沒有停步,走在了霧中,連身旁姑娘的聲音忽然消失,都未曾發現。 走著走著,甚至于周清暮都感覺神智都有些恍惚起來,眼前的景象也越來越模糊。 在煙霧繚繞的模糊之中,他好像可以看見一位道袍青年背對著他,衣袖隨風飄搖。 周清暮欣喜:“楊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