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咦,這些沙子怎么不會往下流了呢?” 夜色下,士兵正在給一棵四米的大樹挖坑,準備挖一個一米五的深坑。 可沒想到,他挖著挖著,就覺得不對勁了。 這坑,居然跟內地的土地差不多,居然是泥土,而不是沙子! 在小鎮那么久,除了在小鎮的菜地里,其他地方可看不到這樣的土地。 上面一層覆蓋了薄薄的沙子,下面確實實實在在的泥土,太稀奇了。 有人在歡呼,也有人聽到了周濟民的解釋,這才恍然大悟。 這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后的泥土! 被風吹走了最上面的沙子,所以才裸露出最底層的泥土。 此地就像是毛烏素沙漠一樣,原來這里其實也是山青水綠的地方。 這么一說,大家的激情頓時來了。 五萬棵樹苗,放在這片十一萬畝的田地里,就算一畝兩棵樹,也還有很多地方呢。 何況,怎么可以那么奢侈呢,一畝田地才種兩課樹,太奢侈了。 大半個晚上,六千多人,總算把這五萬棵數給安排妥當了。 也就是小鎮現在不缺水,要不然,這事兒,懸! 下半夜,周濟民又從小鎮離開,然后再次把空間里面的泥土和水之類的,全都拿了出來。 忙活一個晚上,距離小鎮大約二十五公里的這塊地方,又從十一萬畝田地變成了二十二萬畝了。 并且,在中間還有一個很小的水塘。 水塘的底部十米左右,那里才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水湖,儲藏了很多來自費爾干納盆地的雪水。 為了搞掂這個地下水湖,周濟民可是把自己空間能量減到了只有五分之一了。 可以說,這個付出是無比巨大,但卻是讓他非常驕傲。 二十二萬畝田地,等于一百四十六平方公里的面積。 而一個奧島的面積是三十三平方公里,一個小島的面積則是一千一百一十三平方公里。 所以,可以從這里進行比較一二了。 完成這些事情后,周濟民就離開小鎮了。 不能再繼續待下去了,要不然,他空間里的能量全都要消耗殆盡了。 臨走之前,他叮囑江圣博等人,要繼續植樹造林,千萬不能停下來。 雖然他們很困惑,畢竟馬上就是冬天了,這個時候植樹造林,合適嗎? 對此,周濟民表示,沒有什么合適不合適的,只有干與不干。 那些大樹,在過冬之前,用點秸稈活稻草綁住樹根部分,算是給它們過冬保暖了。 只要生根發芽了,其實問題就不大。 再說了,地底都是肥沃的泥土,就算只有一兩個月的生長期,也足夠了。 飛機翱翔在蔚藍的天空,很快就離開了大西北這片地方。 回到京城之后,周濟民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家,而是來到了位于京郊深山里的那處三味書屋。 推開小院的門,走進來才知道,原來沒人來過這里。 “這么長時間了,居然沒人來過這里?” 當初離開的時候,他可是留了鍋碗瓢盆在這里呢,甚至還有熏肉。 沒成想,熏肉還保存得挺好的,也沒人來過這里。 既然這樣,那就更加方便他了。 他打算把這里打造為他的秘密基地。 首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在三味書屋小院的五十米外,這里有兩棵大樹,他需要在這里安裝一個監控攝像頭。 大樹下,有兩條小路,一條是通往外面的,一條則是通往另一邊的小溪。 其次,他打算在三味書屋的主臥這里,開挖一個地下室。 是的,既然是秘密基地,那就是相當隱蔽才可以。 一個龐大的地下空間,才是最為隱蔽的所在。 靈感當然是來自布列亞山脈的那處萬人坑底部的軍事基地了。 但是,現在他空間能量銳減,支撐不了太久 因此,他只能簡單地挖一個地下室,先檢測一下這處山脈地下的情況先。 深山里,他待了三天的時間,但幾乎都是待在空間里進行搞研發。 地下室就只是弄了一個簡易的地下空間,算是第一層吧,也不大,大概就一百平方左右,四周的墻壁都加固了。 他在空間里,利用之前的發動機材料,開始搗鼓一架直升機。 不過這玩意兒的難度系數也不小,螺旋槳還好說,金屬材料都已經配備好了。 關鍵是陀螺儀不好弄啊。 花了大概一天的時間,他才搗鼓出了一個合適的直升機陀螺儀,但在整架飛機調試的時候,又出了問題。 很多看似簡單的技術問題,實際上,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看不見的障礙,阻擋著你的研究步伐。 “都快一周的時間了,也該回家了。” 瞅了一眼還沒完成調試的直升機,周濟民不打算繼續擺弄它了,還是先回家吧。 南剪子胡同,家里的幾個孩子,這兩天都沒什么精神頭。 在學校遇到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回來卻不能跟爸爸分享,這讓孩子們很是郁悶。 一兩天還沒什么關系,可這都快一周的時間了,她們爸爸還沒回來,她們快憋不住了。 “媽媽,爸爸會不會又出差了呀?要好久好久才回來?” 丁秋楠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她也不知道周濟民去哪了,什么時候才會回來。 執行任務的時候,家里是沒人知道的。 所以她只能安慰小家伙們,應該快回來了。 哼哼,媽媽就知道騙我們! 孩子們都長大了,不那么好騙了。 看著五個小家伙氣呼呼地跑出去了,丁秋楠滿臉苦笑,扭頭又被雙胞胎的哭聲給牽扯住了,只好不管她們幾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huanyuanapp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家門口,小嫻她們五姐弟跟小毛球他們一起玩耍,見面就是問作業做完了沒有? 以前只知道玩,現在還有作業呢。 “早就做完了呀,老師布置的作業太簡單了,很快就完成了。” 小嫻她們三個大一些的孩子,完成作業的速度是最快的。 因為之前她們爸爸就教過她們了,現在一年級學習的知識,她們幾乎都學過了。 兩碗粥和曉白兩個小家伙,倒是慢一些,畢竟倆孩子是旁聽的,書本和作業本都是自帶的。 “哇,你們怎么那么快就寫完作業了呀?” 昨天周五才放假,今天周六就寫完作業了?太厲害了吧! 小毛球和白粉崽兩人都瞠目結舌地贊嘆著,還有幾個不明白的小家伙們也是跟著起哄。 得到小伙伴們的夸贊,小嫻她們幾個孩子的虛榮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才謙虛起來。 同時也很感激她們的爸爸媽媽,要不是家里給她們提供那么好的環境,教她們提前學習,她們哪能像現在這樣游刃有余呢? 只不過,她們高興沒多久,就聽到耳邊傳來一句令她們討厭的話。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周清嫻你們是不是沒有寫作業?” 等她們回頭一看,頓時激動地不玩游戲了,小短腿蹬蹬地朝她們爸爸跑去。 “爸爸,你回來了。” 周濟民一手提起一個娃,背上背著一個小不點,左右手抱著小嫻她們四個。 然后大踏步回家去了。 他回來了,孩子們就不能那么野了。 屋里的丁秋楠聽到了外面傳來熱鬧的聲音,頓時就知道了周濟民回來了。 她心里一喜,等他進門了卻是拉著臉,沒好氣道: “你還知道回來呀?說好的幾天,你倒好,一走就是一周的時間,是不是都忘了你還有一個家呀?” 見此,周濟民有點懵,但也只好陪著笑,安慰她。 還好,丁秋楠是比較好哄的,一頓美食就可以了,如果不行,那就兩頓。 九月這個季節,正是陽澄湖大閘蟹膏肥蟹美的季節,不過在這個年代,哪有什么大閘蟹呢? 空間里有不少螃蟹,搞點普通的澹水螃蟹吃吃,這就好了呀。 “百蟹面是什么面?” 不說丁秋楠一臉疑惑,連小嫻她們幾個小家伙也是好奇不已。 小金魚話都不帶多說的,直接跑過來幫忙剝蟹。 周濟民笑了笑,連說等下你們吃過了就知道這百蟹面是什么了。 前世,他在南方的上海待過一兩年,吃過不少陽澄湖大閘蟹,但始終沒有點過拿到最昂貴的百蟹面。 當時的想法就是,什么鬼東西,一道這樣的面,居然要六百塊錢? 那個時候還只是零幾年,物價還沒開始飛漲的年代,六百塊錢一碗面,這不是搶錢嗎? 于是,當時的舍不得,成了后來的遺憾。 百蟹面用的是上百只螃蟹制作的面條,其中揉面的配料里就多了一種蟹黃。 上百只螃蟹挖出來的蟹黃,用這些來揉面,制作出來的面條,它能不好吃嗎? 剩下的蟹肉會煮好之后,淋在蟹面上,這就是一道百蟹面了。 家里人多,所以需要的肯定不止一百只螃蟹,而是一千只螃蟹。 這一次,周濟民沒有自己躲在廚房里制作這道面。 而是讓大家都參與進來了,除了正在給雙胞胎喂奶的丁秋楠,其他人都在幫忙剝蟹。 “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剝蟹的速度最快,等下誰的碗里,蟹肉最多。” 隨著周濟民一聲令下,大家全都開動起來。 剝蟹還是十分講究技巧的,周濟民最快,不只是因為他很懂技巧,更是因為他幾乎不需要工具的輔助,就可以輕松自如地剝好一只螃蟹。 最慢的自然是兩碗粥和曉白這倆小家伙了,就跟玩似的,她們爸爸都剝了十只蟹了,她們還沒剝玩第一只。 黃小花她們看到周濟民的速度,都驚呆了。 “周大哥,你怎么這么快?好棒啊,真的好快呀,我才剝了一只,你都剝了四只螃蟹了。” 盼娣突然開口,周濟民瞪了一眼,“我這不是快,我這是效率!” 男人怎么可以說快呢? “好了,效率就效率嘛,干嘛嚇人家盼娣?” 見盼娣嚇小臉煞白,丁秋楠看不下去了,反瞪了回去。 “我哪嚇唬她了?”周濟民無語,他哪知道盼娣不經嚇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