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九六四年九月一號,凌晨三點半,城郊鴿子市外。 昨晚上半夜,下了一場大雨,伴著涼風,宣告著秋雨季節的到來。 所以,這個時間點,不少人出門的時候,都不是短袖衫了,而是多加了一件薄薄的外套。 天氣多變,不添衣的話,容易感冒發燒。 距離鴿子市有點距離的十字路口,周濟民的攤子已經架了起來,寒氣逼人的海鮮,散發出一股澹澹的腥味。 雖然不是很濃郁,但這就是最新鮮的海鮮。 今天賣的海鮮,種類應該是最多的了,光是金槍魚就有三四個品種,不過,大部分都不是很大。 大黃魚、青蟹等體型小一些的海鮮,占據了半壁江山。 前兩天回來京城之后,他就出海了一趟,連著跑了一整晚,又撈回來八百多噸。 渤海那邊撈海鮮,收獲是真的沒辦法確定。 偶爾很多,大幾百噸,少的時候,只有幾噸。 八百多噸的海鮮,可以染他賣好幾天了。 京城的海鮮市場,幾乎被他包攬了,什么昌平、大興等地方的人,都跑來他這邊進貨呢。 因此,凌晨四點剛到,攤子前面就被販子們給包圍了。 一群人拿著錢,喊著要買海鮮,熱鬧的景象,多少有些像后世城鎮的海鮮市場了。 不太亮的電燈燈光下,周濟民笑容滿面,不停地拿貨收錢。 就是臉上夾著的假面皮,讓他笑起來,有些不太靈活,笑容有些僵硬。 好在,現在是黑夜,大家看不清,也不會在意這些。 看來他還是適合華老板那種冷傲面孔的馬甲,不需要笑,演起來太簡單了。 差不多一個小時之后,攤子前已經沒有一條魚了,全都賣光了。 將近一百五十噸的魚,這些魚販子,太熱情了,三下五除二就買完了。 賣完魚之后,周濟民收拾好籮筐、牛車等等,接著便離開了。 “唔,找個時間,跟老毛子做個交易,買點燃料才行啊。” 如此頻繁跑渤海,賣海鮮,消耗最快的就是航空燃油了。 盡管之前他在海參崴的時候,收獲了不少石油,但架不住他每次去渤海都是開飛機去的啊。 而尹爾十八這架飛機,每次起飛降落,最少八噸航空燃油,消耗可不算少。 空中飛行的時候,反而不咋費油,反而是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油耗很大。 類似單程從京城到太平洋,將近一千三百公里,油耗也才三噸左右,但起飛降落這一段卻需要搞掉五噸的航空燃油。 忒恐怖了! 換句話說,每次來回,最少搞掉十六噸的燃油。 如此恐怖的消耗,也就是周濟民這個不把石油當錢看的家伙,才干得出來了。 沒辦法啊,之前的油,全都是免費的,所以花起來,一點都不心疼。 他空間里還有十多萬外匯,這些錢也差不多是撿來的,嗯,拿小命撿來的錢。 這些錢,直接花掉就可以了,買石油,剛剛好。 就是不知道老毛子那邊愿不愿意賣了,畢竟散買的話,問題不大,可他是需要大量購買,單位應該是多少萬桶石油這種量。 如此大量,肯定不會簡單了。 不過,現在還不急,等孩子開學之后,他再想辦法去一趟老毛子那邊。 回到家里,孩子們已經在做早課了,但明顯可以看到,兩碗粥和周曉白兩人心情不太好,讀書倒是很認真很賣力。 昨天就跟倆小家伙說過了,今天是周清嫻她們三個哥哥姐姐去上學,她和兩碗粥要過幾年才可以上學。 就這,昨天倆小家伙就不樂意了,心情十分的失落。 “快來吃飯了。” 廚房那邊,丁秋楠大聲喊道。 今天她起得很早,早早起來,跟黃小花一起準備早餐。 因為今天孩子們要去上學,身為媽媽,她不想缺席送孩子們去上學。 九月一號開學,上午報名搞大掃除,下午拿書上課,這是每年必定的項目。 周清嫻三個小家伙起身走向客廳那邊,可兩碗粥和周曉白兩個小家伙卻沒有動,還在讀書。 “你們不餓嗎?” “不餓,哥哥姐姐你們先吃吧。” 不是不餓,而是心情不好,所以這會兒在無聲抗議呢。 剛從衛生間出來的周濟民,聽到這句話,微微詫異了一下,再看兩個小家伙的表情,他哪里不明白什么情況啊。 于是他上前一把撈起兩個小家伙,笑呵呵地說道: “哪有不餓的小孩子呀?不吃早餐,那就是不聽話,走咯,我們吃早餐去咯。” 倆小家伙,這才樂呵了起來。 但也只是暫時的,畢竟心里還是有疙瘩,因為不能跟哥哥姐姐一起去上學。 身后,三個小家伙也追著她們爸爸,一起跑進了餐廳。 吃過早餐,丁秋楠就催著孩子們去拿書包和小鋤頭了。 兩碗粥和周曉白也跑去拿她們的小書包了,小鋤頭也拿在手里,十分積極的樣子。 “弟弟妹妹你們又不用上學,背著書包干嘛呀?” 小不點好奇地詢問,倆孩子頓時扁著嘴巴,變得很不高興了。 身為大姐大的周清嫻,一巴掌拍了小不點的腦瓜子一下: “不會說話,就閉嘴,真是閑的。” 教訓完弟弟,她又看向兩碗粥兩人道,“你們別聽他胡說八道,等下我跟爸爸說一下,讓你們也跟著一起去學校體驗一下好不好?” “好,謝謝大姐。” 倆小家伙頓時眉開眼笑起來,果然是小孩子,情緒來去自如。 只有小不點很不理解,明明弟弟妹妹還沒到上學年齡嘛,那么早去學校干嘛? 搗亂嗎? 家門口,五個孩子全都跑了出來,跟著她們媽媽的腳步,然后直接上車了。 然而,周濟民卻攔住她們,道: “既然是開學了,那就一切都要靠你們自己了,走路去上學,別搞什么特殊,明白嗎?” 五歲多和四歲多的孩子,已經算是小大人了,身高都有一米一左右了,也就比她們小姑矮三十厘米而已。 這個身高,其實踩自行車去上學已經沒問題了。 只不過,這是她們第一天去報名,還是走路去吧。 反正去東十四條街道小學很近,之前她們小姑周淑敏就是去這間學校讀書的。 然而,今年十歲的小金魚,由于跳級,所以今年已經上初中了。 丁秋楠有些猶豫,但周濟民沖她微微搖頭,她這才把話給咽了回去。 孩子們都很聽話,從車里下來了,周清嫻還說,想讓兩個弟弟妹妹也跟她們一起去學校體驗一下。 她說話的時候,兩個小孩還眼巴巴地看著她們爸爸,眼里寫滿了渴望。 周濟民早就注意到了她們背著的書包和小鋤頭,聞言自然是點頭應了下來。 反正就是體驗一下而已,也不是真的要去上學。 以她們還那么小的年紀,能坐得住才怪呢。 于是,一家人出門去了。 小金魚她騎著車,跟盼娣來娣她們跑遠了。 走路的周清嫻她們五個小家伙,一路上都很興奮,不時還哼唱幾句,然后就是大合唱了。 在小興安嶺的時候,她們學了好幾首歌,一直循環唱,半天都不帶停下來的。 所以,這些歌曲,她們早就唱熟悉了。 丁秋楠很開心,朝旁邊的周濟民小聲詢問,這些都是什么歌? 還能是什么歌?都是適合小屁孩們唱的歌曲咯,比如那首小學生最愛唱的孤勇者,還有最開始學會的下山等等。 沒走多久,她們還遇到了一起去報名的小毛球和白粉崽兩個小屁孩。 于是,隊伍更加熱鬧了。 其實,小毛球和白粉崽已經七歲多了,比周清嫻她們大了兩歲。 但看起來,周清嫻反而比他們倆還高一些。 “你們唱的是什么歌呀?好好聽哦。” “是下山啦,還有孤勇者,你們想學嗎?” “想!” 簡單的對話,然后她們就嘰嘰喳喳地跟著唱了起來。 可還沒唱多久,學校就到了。 兩公里左右的路程,走起來自然不會很費時間。 送到這里之后,丁秋楠跟孩子們揮手告別,因為她要去上班了。 協和醫院也很近,但走路肯定慢很多,為了不遲到,她只能先離開了。 周濟民領著孩子們去報名的時候,遇到那位老師,居然是幾年前,教小金魚那位老師。 居然還是老熟人啊,緣分! 閑聊幾句,那位老師也是頗為開心,畢竟周濟民在附近一帶的名氣,還是蠻大的。 他家里的孩子,調皮歸調皮,但學習成績是真的好,并且家教也很好,多少就是有些調皮而已。 令周濟民意外的是,老師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小金魚,反而是盼娣兩姐妹。 不僅僅是她們長得太像了,身高體重、穿著、脾氣等等,其實相差不大,更是因為兩姐妹都很刻苦努力,并且很有禮貌,是乖孩子。 老師最喜歡乖孩子了,所以印象深刻。 給孩子們報名之后,周濟民就離開學校了。 孩子長大了,該放手就放手,未來的生活,得由她們自己去經歷了。 況且,東十四條街道小學的學風還是蠻不錯的,周清嫻她們還是五個人,算是小毛球和白粉崽,那就是七人了。 這么多孩子,不欺負其他小孩都算好的了。 回到書房,周濟民又繼續搞研發了。 空間里,他自己模擬了一個風洞實驗室,各項數據收集得還很不錯。 暴風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他都模擬了,比外界的風洞實驗室,更加真實。 唯一讓他心疼的是,空間能量消耗有點快。 換句話說,如果可以的話,還是去外面整這個風洞實驗室吧。 估計是因為空間里,這些跟外界完全一樣真實的暴風暴雪暴雨的天氣,會讓空間的能量,損耗加快。 即便以他現在儲藏了那么多古董能量,也有些心疼。 畢竟,這玩意兒跟石油一毛一樣,都是不可再生的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