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門口來人,是一位騎著自行車,背著軍綠色斜挎包的郵遞員。 在這個年代,郵遞員可是鐵飯碗。 這份工作也備受很多人的尊敬。 因為他們能夠穿上郵局統一配發的工作服,每個人人手一輛鳳凰牌的自行車用于送收取信件跟包裹使用。 并且,工資和福利,也非常不錯的。 雖說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幫忙收發信件和包裹,但每一封信件跟包裹都是一家人的信念跟寄托。 “您好,同志,請問您一下,這兒是南剪子胡同周家嗎?” “是,請問是有我們家的快遞嗎?” 家里又沒什么遠方的親戚朋友,有事都是直接登門拜訪的。 也沒人考大學,需要學校寄錄取通知書什么的。 所以,周濟民滿臉好奇,是不是對方看錯了呢? “那就沒錯了,這里有一封從出版社寄過來的回件,想必是您家出了個大作家吧。” 接過對方遞過來的快件,有些沉,里面大概率是幾本書吧。 周濟民依然有些發懵,誰出版書籍了? 一看上面的字樣,是筆筒簽收! 筆筒? 誰取這么一個筆名? 突然間,周濟民想到了什么,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 在家里,除了他,也就周濟同這個老四,會有可能寫作并出版書籍了。 而且還取了筆筒這樣的一個筆名,那么百分之百是周濟同這叛逆少年了。 經過他大半年的培養,周濟同的寫作水平大增。 可在周濟民印象中,想要達到出版的標準,還需要磨練呢。 那么,到底寫了啥? 才能讓出版社直接出版了呢? 另外, 老四是什么時候把書寫好并寄出去的? 為什么他這個做大哥的,一無所知? 他還天天守在家里呢,怎么就沒發現呢? 拿著快件,他回了客廳。 “老四,你趕快吃早餐,吃完跟我去書房一趟。” 大家看他面無表情的樣子,都很好奇。 丁秋楠更是關心地詢問,到底發生什么事情了? “沒什么事,等會兒你們也就知道了。” 他還沒拆開信件來查看,畢竟這算得上是周濟同的隱私了。 盡管他是大哥,但沒有老四的允許下,他是不會去翻老四的隱私。 只不過,這件事,在他心中,多少還是有個疙瘩。 在過去的三年中,他不止一次強調過。 這個家,賺錢的事,由他自己來考慮。 培養老四的寫作水平時,他也說過很多次,讓老四別急著想要發表出書什么的。 但,貌似,叛逆少年,真的聽不進去呢。 等周濟同吃好了早餐后,周濟民便帶著他進了書房。 兩人身后,是丁秋楠她們擔憂的目光。 “大哥,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事?” 書房里,老四有些惴惴不安地問道。 他不理解,為什么大哥出去開個門,帶回來一封快件,就一直拉著臉呢? “你做沒做錯事,我還不確定,我問你,你是不是給出版社投稿了?” 聽到他大哥的詢問,周濟同瞬間高興了。 因為這說明,剛才大哥拿回來的快件,應該就是給他的。 據他所知,如果出版社有回復,那么代表出版,甚至還有稿費。 為了投稿,他都問他三哥借了兩塊錢呢。 投稿是需要買郵票寄出去的,就算他親自去出版社投稿,人家估計也不會收的。 畢竟他才十歲啊。 “大哥,是不是我投稿通過了?他們出版了我的書嗎?” 看見老四興奮的表情,周濟民嘆了一口氣。 把那份快件遞給他,表示你自己先看吧。 望著還沒拆封的快件,周濟同是一刻也等不及了。 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拆開了。 果然,里面是已經出版好的一本樣書,以及好幾張大團結。 “啊啊啊,大哥我的書真的出版了,有三十五塊六毛的稿費呢。” 看著興高采烈到手舞足蹈的老四,周濟民心里苦澀不已,但臉上只能笑著。 總不能打擊對方的積極性吧? 這樣很容易讓老四變得更加叛逆。 堵不如疏的道理,周濟民可是很明白的。 人要是叛逆起來,男孩女孩都一樣,絕對能讓做家長的跳腳。 何況,周濟民還不是真正的家長。 雖說長兄如父,那也只是如父,并不是真正的父親。 等老四慢慢平靜下來后,周濟民這才拿起那本書,翻看了起來。 這是一本。 一本完全參照了周濟民日常給大家說的關于如何擊退敵特的。 的第一章節第一句話,就讓周濟民很是哭笑不得。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老四這臭小子,還知道活學活用啊。 說明這本發出去沒多久而已。 很短,攏共就五萬字數而已。 但故事情節和文筆都十分不錯,特別是一直有點題。 周濟民猜想,這本書能出版,大概率跟開頭第一句話有很大關系。 這么說起來,罪魁禍首,還得是他周濟民啊。 要不是上次他說了這句話,老四就算寄出去了,也很有可能不會被出版。 畢竟書本中的內容和文筆,略顯稚嫩。 只是勝在故事新奇而已。 一旁的老四,也察覺到了大哥不是很開心。 然后,他自己的心情也低落了不少。 之所以偷偷摸摸地寄出去發表這本,更多的還是想獲得來自大哥的認可。 稿費什么的,都只是順帶而已。 家里又不缺吃穿,他個人小金庫確實已經見底,并且還負債兩塊錢。 但,如果能得到大哥的認同,他才會真正的開心。 五萬字的,周濟民看得很快。 不多時便翻完了。 慶幸的是,這本,真的只是講一個故事。 講一個關于如何殺敵特的爽文故事,僅此而已。 也對,老四根本不懂什么其他亂七八糟的思想。 他能寫出這樣的故事,除了周濟民經常輔導他寫作技巧之外,更多是從他大哥、雷元凱等人身上聽來的敵特故事了。 “不錯,老四,你的能出版,我很高興。” 聽到大哥的話,周濟同高興壞了,直接原地蹦起。 只不過,他大哥很快就說出了但是兩個字。 讓他的高興直接凝固了。 別啊,大哥! “但是,為什么不跟我說?難道你害怕我不讓你出版嗎?” “還有啊,你這是盜用我的話吧?給我版權費了嗎?” 一聽這個,老四瞬間傻眼了。 大哥還這么貪財的嗎? 回過神來的老四,趕緊把手里的三十六塊錢遞給了他大哥。 “大哥,給您,這些稿費都是您的。” 卻不想,周濟民根本不接,而是道: “稿費我就不要了,你自己收著。” “不過,我需要你向我承諾,以后想要出版書,可以,但必須先經過我的審閱,切不可私自寄出去。” “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老四啊,你自己回南鑼鼓巷的四合院住吧,你可以自己當家做主了。” 這話可嚇壞了老四,連忙舉手發誓,保證自己絕不再犯。 周濟民深深地看了老四一眼,“希望你能說道做到。” 接著,兩兄弟便走出書房了。 門口,盡是丁秋楠她們擔憂的眼神。 老四卻舉著自己手里的書和稿費,大聲得瑟道: “大嫂,二姐,三哥,小金魚,我寫的出版了,小花姐,京茹姐,你們看,這是出版社給我的稿費....” 大家頓時都驚訝地看著,小金魚直接伸手去摸那些稿費。 三張大團結啊,這么多錢? 一時間,小金魚的眼里,盡是金錢的符號。 在大家都圍著老四嘖嘖稱贊的時候,小金魚已經跑去抱她大哥的大腿了。 “大哥,你也教我寫作吧。” 什么叫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就是咯! 喜歡錢的小金魚,看到她四哥賺的稿費,不眼紅才怪呢。 “沒問題啊,我當然可以教你了。” 她要是想學,周濟民當然不會阻止。 都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話是不假。 如果因為老四賺稿費這件事,而讓小金魚真的愿意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學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真噠?謝謝大哥。” 小金魚瞪大雙眼,驚喜不已。 仿佛已經看到了好多大團結在朝她招手。 旁邊的老四聽到這里,卻開口笑道: “小金魚,你要是想學習寫作的話,每天都要看很多的書哦,還有寫作文,你現在能寫出兩百字的作文嗎?” “看到沒有?我已經出版了五萬字的哦。” 瞧他這炫耀的語氣和志得意滿的表情,小金魚生氣地哼了一聲。 “我以后也一定可以出書,而且拿的稿費比你還多。” 老三和周淑晴兩人也有些意動。 講真的,雖然大哥一直說,家里賺錢的事不需要他們操心。 這幾年來,大哥也確實說到做到了。 但是,如果自己也能賺錢,這豈不是更好嗎? 周濟民一看這情況,嘆氣搖搖頭。 “好了,都趕緊去上學吧。” “老四,你出版的事,不要在學校里炫耀,聽到沒有?” 嘎! 聽到大哥的話,周濟同瞬間就難受了。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不能好好裝逼的話,他還寫什么? “你要是不想被同學們打你,你盡管說去吧。” “再說了,你同學都知道你這么厲害了,是不是請客吃飯啊?” “就你那點稿費,能請多少人?還有,大家會不會因此疏遠你?” 得,聽完大哥的話,老四瞬間便蔫了下來。 道理他是懂的,只不過大哥不說,他是考慮不到這些的。 相比裝逼,他當時愿意選擇保存稿費了。 不過,心里多少還是有些憋屈難受的。 周濟民卻開口讓他去看一看傷仲永這篇文章,好好閱讀一番。 “好的,大哥我知道了。” 看老四情緒低落的樣子,周濟民莞爾一笑。 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道: “老四,你要明白,未來還有很長的日子,你不可能只拿這三十六元的稿費就滿足了吧?” “沉住氣,靜下心來,慢慢地,你就會發現,這其實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周濟同似懂非懂地點頭,但終究還是聽進去了。 一家人出門,小金魚她們三人一起步行去東十四條街道小學。 跟在她們身后的還有旺財和大黃。 兩只大狗是她們的保鏢,每天負責接送。 自從上次的事情過后,周濟民便讓旺財和大黃去保護她們仨了。 送她們去上學,中午則提前過去接她們回來。 還別說,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減少被欺負的可能。 都不需要旺財它們進學校。 只需要在門口站一會兒,其他學生看到之后,估計多少都會害怕。 看著小金魚她們蹦蹦跳跳地去上學,周濟民也跟丁秋楠說了一聲,大家便騎車前往目的地。 岔路口,周淑晴他們去學校了,剩下周濟民小兩口直奔協和醫院。 婦產科,張宛童看到他們兩人的時候,忍不住驚訝道: “楠楠,你又有了?” 來她這里看病,掛的婦產檢查這一科,可不就是懷孕了嘛? 可她記得丁秋楠的兩個孩子,還沒滿一周歲啊,又要二胎了? 雖說這年頭鼓勵生育,但也沒必要那么迅速吧? 要知道,女人生孩子,是三大難關之一。 丁秋楠的第一胎,是很順利,但誰又能保證第二胎一定順利呢? 大半年前,瞌睡蟲倆孩子滿月酒的時候,張宛童還記得,自己跟丁秋楠說過。 第二胎不要急,最好等個一兩年再要。 “濟民,不會你小子逼楠楠要生二胎的吧?” 張宛童想了想,估計也就這個原因了。 她剛打趣完,卻見周濟民滿臉苦笑。 “我怎么會逼迫楠楠做她不喜歡的事呢?二胎這事我也早跟她說過,不要急,水到渠成嘛。” “可她非是不聽,我也沒有辦法啊。” 他是這么說,然而,張宛童卻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不想讓丁秋楠懷孕的辦法,有很多。 在張宛童看來,懂得醫藥基礎知識的周濟民,肯定知道不少辦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