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不知道草率到什么地步了。實在抹不開面子選的,就抽簽,抽到誰就是誰。” 聽到這話,楊小樂輕輕點了點頭。 對于這個情況,后世在網上看到過那些插隊的人自述,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都有。 但是數量不多。 當然了,也只是生產隊長。 因為這時候的生產隊長還是民眾選出來,到了大隊一級就不行了,那是公社決定的。 宋玉春聳聳肩:‘不過是人和人就是有差距啊!’ “哦,什么意思?” “你知道嗎?咱們公社主任,是和我們同一屆的學生,人家都當上公社主任了。” 楊小樂輕嗯了一聲。 這種的也不奇怪,不就是造那個啥上來的嘛! 不過這種人蹦跶不了幾年。 這年代干部這個詞可是很嚴謹的,選用流程也同樣很嚴謹,也就這幾年情況特殊。 到時候這些沒底層資歷的,到時候都會回家。 甚至…… 說難聽點,他是后世過來的人,真要是迎風而上,說難聽點那級別真的就沒辦法估量了。 像大哥這種慢慢上去的,將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他這種已經算是慢的了。 大哥從工人到保衛科普通人,再到保衛科科長,雖然有陳大林的因素在里面。 但確實是實打實一步一步上去的。 而且大哥現行的能力也不像是以前的情況了。 想到這里,他在那里琢磨著。 如果喜子將來也走這條道的話,或許也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這樣的話,喜子就要在這里待很久。 思緒間,喜子笑呵呵的走了過來。 “我就猜到順子叔要做面條,我去的時候,嬸子已經在那里做了。” 楊小樂點了點頭。 其實現在絕大部分農民其實都很樸實。 面條現在除了在城里好點,畢竟每個月有三之一是細糧,但是在大部分的老百姓這里都是稀罕一樣的東西,逢年過節才會吃。 此時讓他想到一個問題。 剛剛解放的第二年,老百姓剛剛分到土地的時候,或許是他們日子過的最舒服的時候了。 搖搖頭沒去想這個問題。 隨后看著喜子笑道;“聽說你做生產隊長了,會管理嗎?” 這次喜子沒有笑,反而是一臉的平靜。 搖了搖頭:“不知道!試試吧!” 見他這個樣子,楊小樂也沒再取笑他,而是反問道:“那你怎么弄?” 琢磨了一下,說道:“讓我猜猜啊!你接下來要干嘛!” 在兩人疑惑的眼神中,楊小樂繼續說道:“你是不是想先解決吃水問題,吃水的問題有兩種辦法,要么自己挖,要么請打井隊的人來打。 這里斷水幾年都沒新的井,那只有一種辦法,找打井隊過來。 關于水,還有一個自然是解決耕地用水,不過耕地用水的話,你應該想的是水渠,現在到處都在學大寨,搞農田水利建設。” 喜子點了點頭,沒說話。 楊小樂見狀繼續說道:“水是不一部分,耕地也是個問題,機器肯定不用想了,沒有柴油指標,那就牲口,那就是大力養牲口,是不是這樣想的。” 宋玉春驚訝了一下:“二哥,你真厲害。跟喜子想的一樣。” 楊小樂笑了笑:“這有什么奇怪的,現在的老百姓,不就是要一個溫飽嗎?” 現在的老百姓還沒經歷改開。 如果這個時候問這些老百姓最大的夢想是什么,九成的人都會說天天白面饃饃或者大米,還能經常吃肉。 就是這么簡單。 也是一種悲哀。 聽到這話,喜子也是在那里沉默著。 是啊,就是要吃飽。 楊小樂看著喜子的表情,笑道:“看你一點也不驚訝,是不是感覺我少說了什么?” 聽到這話,喜子抬起頭來。 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做這些事情,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錢,你現在是不是在想著怎么搞錢?但是搞錢現在又是大環境不允許的,對吧。” “哎呦喂,二哥,您真是神了啊!” 喜子也是驚訝了一下。 “二哥,你怎么知道的?” 楊小樂見狀說道:“這些東西哪個不要錢?一頭牲口一兩百塊錢,按照你說的打井,那至少也要大幾百塊錢。” 想到這他問了一句:“村里的兩口井多深?” “最早干的那個12丈,后面干的這個是16丈,也就是五十多米。” 楊小樂聞言心里估算了一下。 五十多米都沒水,說明這里的水位很低,要打出來的話,至少也要六七十米。 思緒間就聽到喜子在那里說道:“后面那口井當年打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好幾個人,后來這口井想要再挖的,又死了幾個。” “哎,缺氧!” 楊小樂隨口說了一句。 喜子也是點了點頭:“是啊,缺氧,我在琢磨著,要不要想辦法給井里供養,然后再挖。縣打井隊,也不是說想請就能請的。” 聽到這話,楊小樂輕輕嗯了一聲。 可惜他能探測到的只有十米。 再深超出了他的極限了。 想到這他說道:“能不能帶我去那水井看看。” 喜子聞言笑了笑:“你去看那個干嘛,你還懂那個啊!” 不過還是答應了下來:“玉春,你去不去?” 宋玉春點了點頭:“去啊!反正又沒什么事情。” 說完,幾個人出了房門。 第(2/3)頁